阿里康网
肾性尿崩症介绍
快速搜索
首页 > 内科 > 肾内科 > 肾性尿崩症 > 介绍

肾性尿崩症介绍

易感人群:无特定人群

就诊科室:内科,内分泌科

症状表现:尿崩,高钠血症

传播方式:无传染性

肾性尿崩症简介

肾性尿崩症(nephrogenic diabetes insipidus)是一种肾小管对水重吸收功能障碍的疾病,表现为多尿、烦渴及持续性低张尿。病因可为遗传性和继发性,遗传性为伴性遗传性肾小管疾病,又称为遗传性或原发性抗垂体后叶素性尿崩症,也可称为家族性肾性尿崩症。继发性者可发生于各种慢性肾脏病(如梗阻性肾病、间质性肾炎、慢性肾盂肾炎、高钙血症、失钾性肾病、肾结核、肾髓质囊性病等),多发性骨髓瘤,肾淀粉样变,药物损害(如地美环素、甲氧氟烷、长春新碱)等。后天性患者由于肾脏和肾外疾病的抗ADH 作用和(或)破坏了肾脏髓质间液的高渗状态,使尿液浓缩受到一定影响,故又称为继发性或不完全性抗ADH性尿崩症。

相关疾病
肾结核尿失禁肾囊肿肾炎妊娠合并多囊肾妊娠期急性肾功能衰妊娠合并慢性肾小球镰状细胞性肾病肾性失镁妊娠合并急性肾小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