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感人群:儿童
就诊科室:小儿内科,中医科,儿科
症状表现:心悸,心律失常
传播方式:无传染性
(一)发病原因
病因不明,可能与遗传,感染因素有关。
1.遗传因素 :少数患者呈家族性发病,资料分析提示属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家系连锁分析将疾病基因突变定位于14q23-q24,1q42-q43,14q12-q22,2q32.1-q32.2,3p23,17q21。
2.感染因素: 由心肌慢性炎性坏死损伤的结果,导致右室心肌组织被纤维化,脂肪组织所替代,尚未阐明,有家族群集倾向,30%有家族史,新近研究认为是由于14号常染色体长臂异常所致的显性遗传病,也有认为与感染引起心肌炎有关。
(二)发病机制
心脏主要病理特征是右室肌弥漫性或局限性扩张,扩张区心肌变薄,大部分心肌为纤维脂肪组织代替,心肌中层及外膜层病变最著,常累及右心室漏斗部前壁,心尖及膈面或下壁,组织学检查右室壁呈脂肪瘤样变及纤维化,偶见坏死及单核细胞浸润,左室很少受累,显著特点为右室心肌收缩力明显减弱,心搏出量减低,右室收缩末期和舒张末期容量增多,右室腔扩大,进而发生右心衰,部分患者发生于右室的室性心律失常,多由折返引起,常致猝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