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感人群:儿童
就诊科室:外科,整形外科
症状表现:肾功能衰竭,烫伤起泡,无尿,休克
传播方式:无传染性
皮肤接触高温物体或高温液体(45%):
多见于3岁以下,具有行走等初步活动能力的幼儿,在接触如尚未冷却饭菜,开水,烫锅,电热杯等,烫伤部位与正常组织边界较为清楚。
接触明火(35%):
多见于2岁以上小儿,在缺乏防护情况下接触炉火,火柴,易燃物突然燃烧后烫伤,其受伤边界通常呈不很清楚。
其他因素(20%):
爆炸时烧伤:较少,见于烟花爆竹意外,受伤部位烫伤程度较均匀。电击伤:较少,见于雷电击伤或接触高压电。
发病机制
小儿烫伤的特点:
1.容易导致烫伤:小儿皮肤薄,即使接触温度不很高的热物,也可导致烫伤。
2.易发生较深的烫伤:对热的回避反射不够迅速,与热物接触时间较久,与成人相比更容易发生较深的烫伤。
3.易发生休克:小儿总血量与皮肤面积的比值较成人小得多,所以同样面积的烫伤和皮肤液体的渗出,对小儿的影响就大得多,也更易发生休克。
4.易发生脱水,酸中毒:烫伤的渗出以及烫伤后饮食失调也容易发生脱水,酸中毒。
5.易发生感染:对感染的抵抗力差,所以败血症与毒血症也较多。
6.易发生创面污染:小儿不能照顾自己,大小便污染创面的机会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