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感人群:儿童
就诊科室:儿科,妇产科,其他科室
症状表现:耳聋,惊厥,皮肤瘀斑,血小板减少
传播方式:母婴垂直感染
本病病死率高,受感染的胎儿除流产、死产外,常引起先天性畸形。出生后,严重者在生后数天或数周内死亡;幸存者90%留有后遗症,如生长迟缓、智力障碍、运动障碍、癫痫、视力减退(视神经萎缩)、听力障碍(神经性耳聋)等。
巨细胞病毒感染的治疗,可应用各种抗病毒制剂如GCV、抗巨细胞病毒的免疫球蛋白制剂、干扰素及转移因子等。但这些药物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往往停药后病毒又潜伏地回升,鉴于此种病毒可能作为艾滋病的病因之一,各国学者均在致力于控制其感染的研究。最近,美国学者研制出两种活疫苗,初试后颇见效。一种是由AD169菌株研制成的;另一种是从TOWn菌株制成的,经非肠道给药后,已明显表现出有抗巨细胞病毒的效能,CMV抗体升高,导致免疫功能增强。
1.抗病毒药物: 使症状缓解但不能清除感染。如阿糖胞苷阿糖腺苷以及阿昔洛韦(无环鸟苷)等对HCMV均能起到短暂的抑制作用。
2. 阿昔洛韦衍生物:更昔洛韦(丙氧鸟苷)效果较好。
对先天性感染:可用12mg/(kg?d)连续治疗6周疗法。不良反应有白细胞及血小板下降、肝功能异常,但停药后可迅速恢复正常,偶可致不可逆性无精症。
重症感染者:用7.5~10mg/(kg? d),分2~3次静滴,14天后继以5mg/(kg?d)维持治疗1~2个月。
3.干扰素: 对HCMV的抑制作用效果欠佳,并可能导致抗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