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康网
近视病因
快速搜索
首页 > 五官科 > 眼科 > 近视 > 病因

近视病因

易感人群:无特定人群

就诊科室:五官科,眼科

症状表现:假性近视,豹纹状眼底

传播方式:无传染性

遗传因素(hereditary factor)(35%):

根据群体调查,已证明各民族之间近视眼的发病率差别很大,亚洲人中以中国人和日本人多发近视,欧洲犹太人较英,德等国本地人的近视眼为多见,Stephoson于1919年调查伦敦儿童的眼屈光状态,犹太人儿童的近视眼比本地儿童者约多10倍。

1、高度近视:胡诞宁等对61个家系调查发现:

(1)双亲均有高度近视,子代12人均为高度近视(100%);

(2)双亲之一有高度近视,子代又有人发病者(指示双亲中另一方为杂合子),在40个子女中23人高度近视(57.5%),与预期的发生率 (50%)相比,P>0.05;

(3)双亲表现正常,子代有人发病的25个家庭(指示双亲均为杂合子),在197个子女中68人发病,经用Winburg和Lenz矫正法后,其发病率分别为21.3%和22.2%,与预期的25%相比,P>0.05,此三者均符合常染色体的隐性遗传规律,但可受环境因素的影响使其表现程度减轻或外显不全,高度近视者,如与表现型正常者结婚,有18%~24%的机会是与杂合子者通婚,有可能生出高度近视的子女,因此,可较有把握地认为我国的高度近视为常染色体的隐性遗传。

2、单纯近视:即低,中度近视,系指屈光度在6.0D以下的近视或近视散光,一般无明显的眼底变化,矫正视力可以正常,是最常见的一种屈光不正,在双生子调查中发现,无论近视一致率还是屈光度差值,都是同卵间的相同程度大于异卵,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意义,并提示遗传因素在近视发生中起到重要作用,根据本组相关系数计算,近视遗传度为61%,进行双生子测定,得出遗传指数为65%,眼轴,角膜曲率半径和前房深度的遗传指数分别为55.5%,49.1%,72.1%,有人在上海高中学生一级亲属调查计算遗传度为50.5%,即遗传和环境对近视的发生约各占一半,因此推论,单纯近视为多因子遗传。

综上所述,高度近视眼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一般近视眼为多因子遗传,既服从遗传规律,也有环境因素的参与。

环境因素(environmental factor)(25%):

某些环境因素可以增加眼部调节形成一定程度的屈光性近视眼,是否可使眼轴变长形成轴性近视,仍然存在疑问,Duke-Elder的眼科教科书中已有报道幼小动物养在笼中比野生者增加近视的例子,近年来国外和国内学者将幼小动物放在人工设计的特殊视觉环境中喂养,用以观察环境对眼球发育的影响,已取得一些成就,如Wiesel将猕猴的眼睑缝合,形成上下睑缘粘连,在眼前形成半透明的遮盖膜,在明亮处喂养,其中5号猴是单侧眼睑缝合18个月后,打开缝合,在睫状肌麻痹后做带状光检影和眼球摘除后测定其屈光度和眼球长度,结果表明缝合眼形成-13.5D的近视,眼的前后轴长亦增加20%(图1),8号猴因已发育成熟,喂养17个月屈光度和眼轴均无变化,2号猴刚生后就将眼睑缝合,仅6周即成为-2.75D的近视(表1),1979年Wiesel等又将眼睑缝合的猴喂养在全黑的环境条件下,发现并不发生近视。

从上述实验可以看出,形成实验性近视眼的客观条件是要在眼前加一个半透明的膜,它可容许部分的光线通过,但不能在视网膜上清晰成像,这样就使正在发育过程中的受试动物失去了眼球发育过程中所需要的正常视觉刺激,实验动物的年龄,即被试眼是否处在生长发育期,也是是否可以形成实验性近视眼的决定条件。

1980年,Wallman等根据鸡的眼有专司看远和看近的2种功能,对莱亨雏鸡作了实验性对比观察,图2中的A是将两眼向侧方(司看远)看的视线遮住,只能向嘴尖处的正前方(司看近)看;图2中的B是将右眼向前看的视线遮住而只能看远;图2中的C是将右眼眼前用半透明膜遮盖,喂养到4~7周作屈光检查和眼球轴长的测量,所测屈光度的结果如图3所示,从中可以看出,正常和限制视线只向侧方(远)看者,屈光度相近似,限制视线只向近看的实验动物产生了高度近视(平均值-10.0D),相应地这一组的眼轴也较只向侧方看者明显增长,图2的C,眼前用透明膜遮盖,也发生了高度近视(平均值-12.0D),并且这组的眼球不但较正常组和侧方看远组,而且也较向近看者有明显增大,作者认为在小鸡发育阶段,只能看近,因过度使用调节所引起,反之,当实验中途将眼的侧方遮盖物去掉,受试眼能否恢复到正视,则取决于除去遮盖时受试动物的眼球是否已经发育成熟。

综合上述实验可以说明,改变幼小动物的视觉环境可使正在发育阶段的动物的眼屈光度和眼轴发生改变,Wallman的实验是由小鸡过度看近所引起,这就为长期具有争论的儿童近距离作业可以引起近视眼的说法提供了间接支持。

最近国内有人用“前瞻性研究”的方法,观察环境与遗传因素在近视发病中所起的作用,研究对象为原视力正常的学生,在两年后的随访中对影响近视的各种因素进行分析判断,其结果显示在遗传因素方面,父母双方均无近视与一方有近视或双方均为近视的子女中近视新发生率之比为1∶2.6∶3.8;在环境因素方面,课余阅读时间为1~2h∶3h∶4~5h的近视新发生率之比为1∶2.1∶3.2,因此,遗传和环境是影响学生发生近视的2个重要因素,由此认为,在目前遗传因素尚无法改变的情况下,改变环境是防治近视的决定因素。

相关疾病
近视眼干眼症沙眼散光红眼病白内障青光眼麦粒肿V型外斜视V型内斜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