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感人群:无特定人群
就诊科室:五官科,眼科
症状表现:角膜表面三角形胬肉,结膜充血
传播方式:无传染性
目前其发病因素仍有许多争议,一般认为可能是内因(遗传因素)和外因(环境因素)等共同作用的结果,在外因中,日光中的紫外线是最主要的环境因素,此外风沙,粉尘,干燥等也是影响发病的重要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19%):
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生活在炎热,日照量大及多尘地区的人群发病率明显升高,从事户外工作者也易患此病,有人通过大鼠实验发现,大剂量紫外线照射可引起上皮增生,前弹力层变性及角膜基质中血管形成,表明翼状胬肉的形成与紫外线作用有明显关系,可能是最主要的环境因素。
遗传因素(12%):
遗传对翼状胬肉的发生有一定的影响,但不起决定性的作用,这种遗传是一种低外显率的显性遗传,但看来真正的病变是不遗传的,遗传的只是眼对环境刺激的影响有发生翼状胬肉的倾向性。
免疫因素(26%):
因为在翼状胬肉内发现有浆细胞,淋巴细胞和免疫球蛋白,而被认为与免疫学有关,单克隆抗体研究表明,几乎所有的淋巴细胞都是T细胞,这些细胞引起细胞介导免疫反应和Ⅳ型超敏反应,免疫荧光研究显示免疫球蛋白是IgG和IgE,IgG主要在角膜基质内,这与浆细胞和淋巴细胞浸润的区域相一致,IgE主要分布于上皮,基质区域,IgE的出现表明Ⅰ型或速发型超敏反应,正常结膜的免疫荧光研究未发现IgG和IgE,若IgE持续存在将导致慢性炎症,这种抗原的刺激可来自像花粉,灰尘颗粒或甚至病毒那样的外源性因素,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有时偶然发现IgE,但这一免疫学理论仍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在翼状胬肉中发现T淋巴细胞,IgG和IgE,可以表明体液和细胞介导的超敏反应与翼状胬肉的发生有密切关系。
慢性炎症及增生性疾病(10%):
来自于任何原因的慢性炎症(如发生于角巩膜缘部的局灶性结膜炎等),都可导致炎症性水肿,修复和新生血管生成,形成翼状胬肉所特有的纤维血管反应。
其他(16%):
Biedner等认为翼状胬肉的发生与基础泪液分泌情况有关,Monselise等指出血管新生亦可促成胬肉的形成,有人认为胬肉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多有结膜,角膜慢性溃疡基础,认为主要是结膜溃疡,近年来也有人认为,翼状胬肉的发生与角膜缘干细胞功能障碍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