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感人群:无特定人群
就诊科室:眼科,五官科
症状表现:大角膜,畏光
传播方式:无传染性
大角膜 畏光 流泪 近视散光 眼结膜水肿及角膜溃疡 结膜充血 视网膜脱离
症状和体征
(1)前部型圆锥角膜:临床上较常见,按临床过程分为4期:
①潜伏期:此期可无任何症状,临床上很难诊断,若一眼已确诊为本病,另眼用视网膜检影镜检查出检影异常(出现剪动性红光反射),以及在确诊病例亲属中发现视网膜检影异常者,都应考虑到本病的可能。
②初期:本期的临床表现主要为屈光不正,裸眼视力下降,但可用眼镜或角膜接触镜矫正视力,初起时可能只出现单纯近视,以后逐渐向规则或不规则散光发展,故总是表现出近视散光,角膜逐渐向前凸起,其形态可用多种方法检查出来,如用Placido盘作定性分析,此期的Placido盘角膜映像会出现同心环和轴的歪曲,即在角膜上方或鼻侧的环较宽,而在颞下部分的环变窄,近角膜中央的环呈不规则映像和水平轴的变形,即映像呈梨形,检查时注意此盘应对准角膜中央且不要倾斜,否则结果会有偏差,另用角膜曲率计检查时可发现有规则散光,角膜屈光力增加,曲率半径变小,此仪器不适于对不规则散光的检测,角膜照相术(photokeratoscope)是记录角膜形态的一种方法,角膜较凸出倾斜的部分在照片中表现出紧密相近的同心圆,本法可提高初期诊断率,采用角膜地形图电子计算机分析系统(Computer-assisted corneal topographic analysis system)既可定性又可定量检查出角膜形态变化,圆锥角膜早期矫正视力可以正常,裂隙灯及Placido盘检查无异常发现,但用角膜地形图仪检查可发现早期病变,有人总结出早期圆锥角膜用角膜地形图检查时的3个特征是:
A.颞下方角膜变陡,屈光力增加,曲率半径变小。
B.角膜中央区屈光力呈不均匀对称分布。
C.角膜中央与周边的屈光力差异显著增大,由正常的2~3D增加到10D以上,通常是角膜颞下象限最先变陡,随着病情进展,角膜变陡扩展到鼻下象限,然后是颞上象限,但很少累及鼻上象限,此期作视网膜检影时,瞳孔光带呈“张口状”开合,即剪动影,作裂隙灯检查时可见角膜上皮和前弹力膜的反射增加,基质层的反射较弱,目前还可采用先进的Orbscan角膜地形图(Orbscan corneal topography system)对圆锥角膜进行早期诊断。
③完成期:出现典型的圆锥角膜症状,即视力显著下降,除戴接触镜外,一般眼镜不能矫正视力,随着病情的发展,由初期的角膜中央感觉变敏感,致此期变得迟钝,称为Axenfeld征,有些慢性角膜病,甚至长期戴接触镜者亦可出现此征,检查时可见角膜中央显著变薄呈圆锥形,当向下注视时,圆锥顶压向下睑缘,使下睑缘出现一个弯曲,称为Munson征。
在裂隙灯下可见光学切面呈特殊的圆形或椭圆形圆锥,锥顶往往位于角膜中央偏颞下侧,愈向锥顶角膜愈薄,有时仅为正常角膜厚度的1/5~1/2,在病变发展过程中于基质层会出现许多约2mm长呈垂直分布,相互平行的细线,此细线渐变长变粗似栅栏状,粗看是直的,细看是迂曲状称为圆锥角膜线(keratoconus line),又称Vogt条纹,其实际上是由于基质板层内皱褶增多引起的垂直压力线,对眼球施加压力时,可使其消失,有时在圆锥基底部附近的上皮下出现约0.5mm宽的黄褐色环,其直径为5~6mm,可以是完整的环形,也可是不完整的环或半环形,扩瞳后在钴蓝光线下显得十分醒目,它是因含铁血黄素沉着于上皮或前弹力膜所致,该铁质被认为来自泪液,其典型的分布形态为泪液浸渍圆锥底所致,此环被称为Fleischer环,出现率约50%,在某些年轻患者,角膜基质内的神经纤维明显可见,有时呈一条条灰色线条,有时呈网格状,在圆锥顶附近可出现点状上皮剥脱,上皮下可有点状混浊,角膜缘附近有新血管长入。
用直接眼底镜距患眼10~30cm,通过+5D透镜,可看到1个圆形淡褐色阴影,不过在晶状体屈光指数改变或核性白内障的早期亦可见此征,应详细检查角膜和晶状体加以区别,由于角膜明显变形,眼底像显得不甚清晰。
④变性期:在病变角膜的上皮下出现玻璃样变性,圆锥处可有瘢痕形成及新生血管长入角膜浅层,此期患者的视力显著减退,均不能用眼镜或接触镜矫正,有时可发生急性后弹力膜破裂,称为“急性阶段的圆锥角膜”或“急性圆锥角膜水肿”,此时患者主诉疼痛,畏光,流泪等严重刺激症状及视力锐降,检查时发现球结膜充血,角膜基质和上皮层急性水肿,混浊,水肿混浊的范围常提示后弹力膜破裂的大小,裂口愈大,水肿混浊的范围愈广,裂口的形状常呈镰刀状或新月形,数周后,裂口附近的内皮细胞逐渐变大,移行并覆盖在再生的后弹力膜上,角膜水肿逐渐消退,形成薄雾状瘢痕,使病变角膜呈半透明外观,瘢痕若累及视区,则视力显著受损,若不在视区内,则基质层瘢痕会使角膜变扁平,近视及散光度反而减轻,视力有所提高,还适合配戴接触镜矫正视力,后弹力膜急性破裂一般见于病变的后期,偶尔见于早期,前弹力膜亦可发生破裂,但其多见于早期,破裂处由结缔组织修复,留下线状瘢痕。
临床分级(Robertson,1989):
0级:无圆锥。
Ⅰ级:裂隙灯下未见明显圆锥,但可用视网膜检影及角膜曲率计检查发现。
Ⅱ级:角膜内面凹度增加,角膜基质出现Vogt条纹线,但未出现瘢痕。
Ⅲ级:角膜基质有Vogt条纹线,角膜中央有瘢痕,圆锥顶端明显变薄。
Ⅳ级:已施行穿透性角膜移植手术。
(2)后部型圆锥角膜:临床上较少见,多数人认为属先天性异常,女性多见,常单眼发病,主要表现为角膜后表面锥状突起,因为前表面的弯曲度正常,视力比前部型圆锥角膜损害小,其视力降低程度取决于出现后部圆锥的部位和大小,后部圆锥突起处可见到后弹力层及内皮缺损,并伴有基质层变薄及瘢痕性混浊,根据角膜后表面圆锥的范围又分为2型:
第1型为完全型:亦称为静止型,表现出整个角膜后表面有不同程度的弯曲度增加,甚至中央部呈半球状凹陷,凹陷区内基质层明显变薄,但角膜前表面弯曲度始终保持正常,其病因可能系先天性发育异常,常伴有眼部其他先天异常,例如前锥形晶状体,先天性无虹膜或虹膜萎缩,瞳孔异位和先天性房角异常等。
第2型为局限型:在角膜后表面表现出局限性变薄和凹陷,前表面完全正常,此型比完全型常见,多数人认为可能是局限性后弹力层和内皮受损所致,该型仅女性发病,常单眼受累,检查时见角膜后表面局限性弯曲度增大甚至呈圆锥状,其顶端常偏离中心,而前表面的弯曲度始终正常,在病变发展过程中常发生后弹力膜破裂,并出现急性角膜水肿,其通常不出现Fleischer环,视网膜检影时常出现剪刀状影动。
仅在女性发病,病变常为单眼(占61%)。
后表面弯曲度加大,呈圆锥状,其顶端常偏离中心,而角膜前表面弯曲度正常。
后弹力膜破裂较多,没有Fleischer氏环,用平面镜检影时,出现“剪刀状”阴影。
主要病理变化为角膜中心部变薄和突出,上皮发生基底膜破裂,前弹力膜变厚和原纤维变性,前弹力膜呈波浪状,并有许多裂隙,上述缺损被结缔组织所充填或者长入上皮,后弹力膜及附近基质有大量皱褶和弯曲,只有12.3%的病例发生后弹力膜破裂。
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在疾病的早期前弹力膜即有断裂,与其接触的角膜上皮(基底细胞)变性,细胞变扁,似与前弹力膜破裂处下方的角膜固有细胞相互交通,固有细胞含有大量的增殖物质和内质网,并被PAS染色阴性,与成熟胶原周期性不同的胶元Ⅲ所包绕,角膜中央区变薄,但基质层的胶原小板数与正常角膜相仿,这说明胶原本身改变不大,变薄的原因在于小板间的间质减少,病变后期,后弹力层断裂出现裂孔,房水经裂孔渗入角膜基质层,引起角膜基质水肿。
后部型圆锥角膜的早期诊断常需要作Orbean检查,本设备是一种可以同时检测角膜前,后弯曲度,角膜厚度及前房深度的新型光干涉测量仪器。
早期诊断除根据症状外,主要靠客观体征,应用裂隙灯显微镜,视网膜检影镜,Placido盘,角膜曲率计检查,诊断不难确定,角膜照相可以记录圆锥的形态位置,大小及与周围的关系,有条件的话,应用角膜地形图能定性及定量早期诊断此病,后部型圆锥角膜的早期诊断可应用Orbcan检查,其与前部型圆锥角膜的鉴别主要依靠两者的不同症状,形态及特殊体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