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感人群:无特定人群
就诊科室:五官科,眼科
症状表现:视力障碍,畏光
传播方式:无传染性
TMD由于病因不明确,尚无有效的预防和控制病情发展的理想的治疗手段。虽然推测TMD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但局部和全身应用皮质类固醇或非甾体类抗炎药物均告无效。针对角膜变薄膨隆区屈光度增加,曾有人对病变区进行间隔烧灼、冷冻或三氯醋酸腐蚀使角膜产生瘢痕收缩降低散光度,但因烧灼或冷冻的时间和温度难以掌握,已极少应用;睫状体透热凝固术、以结膜瓣或巩膜瓣遮盖角膜病灶效果也不理想。
目前公认的治疗方法是角膜移植术和表层角膜镜片术。
1.角膜移植术
手术目的在于重建角膜的正常厚度和曲率、减少散光、修补穿孔。为达到理想的增视效果、降低植片排斥率,应尽量争取在穿孔前行板层角膜移植术。根据病灶范围可行新月型或指环状角膜移植术,选用相对较厚较小的植片,适当的缝合张力可使植片平整并可减少角膜散光。常见的手术并发症为术中植床穿孔及其导致的术后植片水肿、层间积液;角膜层间上皮植入性囊肿;术后病灶复发;植片排斥反应等。对角膜极度膨隆变薄者为防止术中植床穿孔,术前应降眼压,术中可行前房穿刺,在植床极度变薄区仅撕去角膜上皮层。Pettit对4例TMD板层角膜移植术后的患者进行了长达20年的随访,发现术后20年角膜散光较术前减少了1.25~9D,全部植片较术后早期变薄,但未见复发。由于TMD较散发,总结的病例数较少,故对TMD进行角膜移植术的手术时机、手术时机与预后的关系、合适的角膜植片大小、厚度等有待进一步的总结和探讨。
2.表层角膜镜片术
手术目的在于增加病变区角膜厚度,把向前膨出的角膜组织压回去,手术相对安全,不损伤前弹力膜,是可逆性的治疗手段。对较早期TMD,出现视力下降,角膜变性区持续变薄者可进行表层角膜镜片术。角膜镜片比植床大1mm,带有2mm宽的巩膜瓣。手术并发症主要是镜片下混浊、层间上皮植入。此方法报道例数较少,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预后:对于病情目前尚无有效的控制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