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康网
花粉症治疗
快速搜索
首页 > 五官科 > 耳鼻喉科 > 花粉症 > 治疗

花粉症治疗

易感人群:无特定人群

就诊科室:耳鼻喉科,皮肤性病科,皮肤科

症状表现:鼻痒,阵发性喷嚏,嗅觉减退,双目瘙痒

传播方式:无传染性

避开变应原即可减轻症状.多数病人口服抗组胺药可缓解.如因这类药物有较强的镇静作用,可改用无镇静作用的抗组胺药(见上文抗组胺药).局部治疗也是一种 方式(见下文).常将拟交感药与抗组胺药联合使用.苯丙醇胺,苯肾上腺素或假麻黄碱是有效抗组胺减少充血的制剂.口服拟交感药可使血压升高,故有高血压倾 向的病人若无定期监护,不得使用.

若口服抗组胺药效果不佳,可鼻内喷雾4%的色甘酸钠(用指压泵喷入).剂量为一喷5.2mg,每日3~4次.色甘酸钠预防症状发生较之缓解急性症状更为有效.但色甘酸钠价昂且只能减轻鼻症状,通常不作为治疗枯草热的首选药物.

若抗组胺药治疗未能缓解症状,鼻内喷雾糖皮质激素常可奏效.始用二喷,每天2~4次(表148-2).当症状出现缓解时,减少剂量至可耐受.当按所指的方 法应用时这些药物的副作用很少.严重顽固的症状可能需进行全身短程皮质类固醇的治疗(每日口服强的松30mg,逐渐减慢,一周后停药或隔几日用 10mg).

若不能避免过敏原或病人难以耐受药物;或整个季节需全身应用糖皮质激素,建议用过敏原免疫治疗(脱敏治疗见上文).对于花粉变应性的病人,一但花粉季节结束,应立即开始免疫治疗,以待下一季节来临.

相关疾病
耳外伤外耳湿疹耳聋外耳道炎声带息肉腺样体肥大鼻息肉鼻咽癌咽炎中耳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