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康网
小儿霍奇金病症状
快速搜索
首页 > 肿瘤科 > 肿瘤内科 > 小儿霍奇金病 > 症状

小儿霍奇金病症状

易感人群:儿童

就诊科室:血液科,肿瘤科,肿瘤内科

症状表现:颈部淋巴结肿大,血小板减少

传播方式:无传染性

1.发病年龄和性别

学龄及学龄前儿童发病较多,多数报道最小年龄为2,3岁,多为2岁以上儿童,偶有婴儿病例报道,男性明显多于女性,男女比例达3∶1以上。

2.发病方式及原发损害部位

本病多起自淋巴结,特征为无痛性淋巴结肿大,但触摸起来有“橡皮样感”,肿大的淋巴结经常存在数周或数月,增大或缩小均与是否给予抗生素治疗无关,多数儿童以无症状的颈部淋巴结肿大起病,占60%~90%,并沿相邻的淋巴通路扩散,病程进展较缓慢;有时病灶可自横膈以上跳跃到横膈以下,而首先累及脾脏及脾门淋巴结;少数以顽固性咳嗽开始,经X线检查发现纵隔肿块,也有因弛张高热或多组浅淋巴结轻度肿大,经活体组织检查而确定诊断,偶有原发损害在深部淋巴组织,有时虽发热,贫血等全身症状已很明显,但仍难于确定诊断。

3.全身症状

非特异性症状包括发热,乏力,厌食,轻度消瘦,瘙痒,原因不明38℃以上发热或周期性发热,6个月内体重减轻10%以上,大量盗汗时应想到本病。

4.淋巴结肿大

无痛性锁骨上,颈部或其他部位淋巴结肿大为最常见,淋巴结质硬有橡皮样感觉,约2/3的病人就诊时有不同程度的纵隔浸润,引起咳嗽等气管,支气管受压症状,肿瘤原发于锁骨上,颈部较多见,腋下,腹股沟,腹腔淋巴结为原发者相对少见,肿块增大时可产生相关部位的压迫症状。

5.可合并免疫功能紊乱

如合并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有贫血,黄疸,网织红细胞升高,Coombs试验阳性,合并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时,有血小板减少,出血倾向,血小板相关抗体增高,骨髓巨核细胞成熟障碍。

6.临床分期

准确的临床分期是制定正确的治疗方案和估计预后的前提,分期可分为临床分期,指临床检查所发现的侵犯范围;病理分期(PS),系包括剖腹探查,外科取样及骨髓活检后所发现的侵犯范围。

(1)国际分期:目前国内外均采用1971年的Ann Arbor会议修改的分期方案,1989年在英国Cotswalds举行的会议对此方案作了补充及修改,它包括了原来Ann Arbor分期所没有的特征,如表现形式,年龄,性别,纵隔肿块的评价,血清LDH,白蛋白,总淋巴细胞计数及侵犯淋巴结的数目,除年龄外,该国际分期修正方案也适用于儿童,根据病变侵犯的解剖部位,界定疾病分布的广泛程度进行分期的目的是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2)临床分期(CS):各期还根据有无全身症状分为A和B两组,无全身症状者为A组,有则为B组。

①全身症状包括:

A.体重减轻,就诊前6个月内无其他原因体重减轻10%以上。

B.发热,原因不明的发热,体温经常在38℃以上。

C.盗汗,夜间或入睡时出汗。

②检查项目及分期程序:临床分期所需进行的检查项目及分期程序如下:

A.常规检查项目:

a.病史:特别注意有无“B”组症状,活体组织标本的检查与复审。

b.全身体检:特别注意淋巴结肿大,包括滑车上淋巴结,咽淋巴环,肝脾肿大,骨压痛。

c.实验室检查:血细胞计数,血沉,尿素氮,尿酸,电解质,肝功能测定,骨髓液抽吸及活检。

d.放射学检查:胸部摄影,双足淋巴造影,静脉尿道造影。

B.必要时检查项目:胸部和腹部的CT扫描;剖腹探查,淋巴结与肝脏活检,脾脏切除;骨骼放射摄影,放射性核素骨显像;67Ga闪烁扫描图。

阳离子放射断层(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对于HD的评估是一个重要工具,但与磁共振(MRI)一样不做常规应用,对于有明确部位的疾病,检查阳性率为86%,而且还能发现以前不能检查出来的而要通过活检才能确诊的疾病,对于治疗后微小残留病灶,结外侵犯病变和转移及复发的监测也有重要作用。

(3)病理分期(PS):是指除了上述临床检查外,再加上以下项目检查所发现的病变范围。

①双侧髂后上棘骨髓穿刺活检。

②剖腹探查,包括脾切除活检,肝穿刺及楔形活检,以及腹主动脉旁,肠系膜,肝门及脾门淋巴结取样活检,必要时亦可用腹腔镜代替剖腹探查。

应该注意,并非所有患者均需病理分期,仅在制定治疗方案,需要了解有无腹腔内隐匿病变及脾侵犯时,才需要做剖腹分期;如拟定治疗方法不决定于腹腔病变详情时,则不必做剖腹手术,此外,随着PET技术的推广应用,剖腹探查的必要性将明显减少。

相关疾病
结肠癌阴道癌大肠癌子宫癌淋巴瘤骨癌食道癌脂肪瘤直肠癌甲状腺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