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康网
浆细胞性乳腺炎治疗
快速搜索
首页 > 肿瘤科 > 肿瘤内科 > 浆细胞性乳腺炎 > 治疗

浆细胞性乳腺炎治疗

易感人群:女性

就诊科室:外科,中医科

症状表现:脓肿,囊肿

传播方式:无传染性

一、西医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是本病有效的治疗方法.可根据不同的病情发展阶段,采取不同的手术方法.

1、乳管切除术:

2、适用人群:

病程早期,乳晕下导管普遍性扩张及乳晕下肿块伴乳头溢液者.

3、具体操作:

沿乳晕边缘作弧形切口,保留乳头,从乳头以下切除所有扩张导管,并楔形切除乳晕下的乳腺肿块组织.

4、乳腺区段切除术:

5、适用人群:

乳晕下肿块且伴有乳腺导管周围炎者.

6、具体操作:

术中应将此区域所属大导管及肿块周围组织,从乳头起一并切除,以防止术后形成乳晕下囊肿、乳腺瘘管及乳头溢液.

7、单纯乳腺切除术:

8、适用人群:

病变广泛,肿块过大,特别是位于乳晕下与皮肤粘连形成窦道者.

9、具体操作:

可行经皮下乳腺全切或乳腺单纯性切除术.

二、中医、中药治疗可根据不同的病情发展阶段,有针对性地采用中药治疗.

1、初期:

表现:

乳头凹陷,有粉刺样分泌物,气味臭秽,或伴有乳晕部疼痛不明显的肿块.

治疗原则:

治以疏肝理气,调摄冲任.

药方:

柴胡、郁金、延胡索、生山楂、芡实、苁蓉、仙灵脾、路路通(各)9g,牡蛎、蒲公英、白花蛇舌草、生谷麦芽(各)30g.

2、急性期:

表现:

乳晕部肿块增大,胀痛显著,形成脓肿,有波动感,全身出现怕冷、发热、头痛等症状.

治疗原则:

清热解毒,祛瘀消肿.

药方:

银花、连翘、黄苓、皂角刺(各)12g,蒲公英30g,全瓜萎、赤芍、生地、半枝莲、丹参、生黄芪(各)15g,炙僵蚕9g,白花蛇舌草50g.

3、亚急性期:

表现:

此时全身及局部炎症反映减轻,局限性肿块已溃破,脓性溢液不止,形成窦道或瘘管.

治疗原则:

清热消肿,活血祛瘀.

药方:

蒲公英、全瓜蒌、丹参、虎杖(各)15g,银花、连翘、莪术、生山楂、夏枯草、留行子、桃仁、赤芍(各)9g,当归12g,白花蛇舌草30g.

4、慢性期:

表现:

残留窦道、瘘管、溃口常有脓性分泌物溢出,乳房皮肤“橘皮样”或变形.

治疗原则:

结合西医治疗.

具体操作:

手术后用提脓祛腐的八二丹棉球嵌塞创面,每天换药1次,5~7天后脓腐减少,改用九一丹嵌塞,7~10天脓腐排尽后,创面嫩红有肉芽形成时,改用生肌散敛创收口.

优点:

此类手术的优点是病人痛苦小,组织损伤少,复发率低,基本保持乳房外形.

相关疾病
结肠癌阴道癌大肠癌子宫癌淋巴瘤骨癌食道癌脂肪瘤直肠癌甲状腺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