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感人群:无特定人群
就诊科室:消化内科,内科
症状表现:急性胃痛,胃阴虚
传播方式:无传染性
胃病治疗治疗概述
就诊科室:消化内科 内科
治疗方式:药物治疗 康复治疗 手术治疗 介入治疗
治疗周期:1-3个月,有些需持续药物治疗
治愈率:60%
常用药品:奥美拉唑肠溶胶囊 多潘立酮片
治疗费用: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1000——5000元)
一、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
溃疡病大出血患者多数经一般治疗,如输血补液,冷生理盐水洗胃,内窥镜下注射肾上腺素,激光凝固或选择性动脉注射血管收缩剂等治疗,出血可以停止。但也有约5~10%病人出血仍继续。如有下列情况,应考虑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国内普遍采用包括溃疡在内的胃大部切术,不但切除了溃疡,制止了出血,而且也治疗溃疡病,为一理想的手术方法。在切除溃疡有困难应予旷置,但要贯穿结扎溃疡底出血动脉或其主干。在病人病情危重,不允许作胃大部切除时,可采取单纯贯穿结扎止血法。近年来有人对十二指肠溃疡出血,在贯穿结扎溃疡出血处理,再施行迷走神经切断加引流术。
二、药物性胃病
1、尽早停药,注意饮食调节,减少刺激性食品。
2、对症治疗,保护胃粘膜如口服氢氧化铝凝胶,每次10~15ml,每日3~4次,或服用硫糖铝、p-受体阻滞剂及洛赛克等。
三、胃窦血管扩张症
1、药物治疗:贫血者需要补充铁剂,严重者需输血。胃黏膜保护剂、p受体拮抗药及质子泵抑制剂均对由GAVE引起的出血无效。也有用类固醇治疗取得疗效者。其他雌激素——孕激素、降钙素和盐酸赛庚啶等药物治疗疗效不肯定。
2、内镜治疗:值得推荐的方法有热探头、激光、氩血浆凝固治疗,经胃镜治疗技术为GAVE的非手术治疗开辟了新的途径,可作为GAVE的首选治疗措施,对于伴有多种疾病的高龄患者特别可取。
3、手术治疗:外科胃窦切除是最有效的手段。初始阶段大部分患者行手术治疗。长期随访无1例症状复发,无需补铁治疗或输血。胃镜复查亦未见残胃异常或病变再现。
四、门静脉高压性胃病
1、药物治疗
(1)普萘洛尔(心得安):普萘洛尔能通过收缩内脏小动脉引起的门静脉血流减少和门静脉压力下降,可获得控制出血、改善内镜下胃黏膜病变及防止再出血的效果。
(2) 加压素(血管加压素):垂体后叶素通过改善门静脉血流动力学的作用机制,控制出血。
(3)生长抑素:生长抑素(施他宁)及其类似物奥曲肽(善宁)降低肝静脉楔压和胃黏膜血流量,可用于PHG出血的治疗。
2、介入治疗
(1)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为治疗门静脉高压的放射介入手段,适用于药物及胃镜不能控制的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和难治性腹水。
(2)经脾动脉栓塞术(TSAE):脾动脉栓塞可减少脾静脉血流量,改善门静脉血流动力学,使胃黏膜血红蛋白含量减少,氧饱和度轻度升高,PHG明显改善,可用于PHG出血的止血和预防治疗,特别适用于巨脾伴脾功能亢进的PHG患者。
3、外科手术:对于PHG所致的胃黏膜出血,采用单纯病灶缝合、胃切除、迷走神经切断加幽门成形术等均不能达到止血目的,断流术可加重PHG,应当列为禁忌。门体分流术能有效降低门静脉压力,对于由PHG引起的上消化道出血有肯定的疗效。对于药物治疗无效的患者,可考虑手术治疗。门体分流术后胃镜随访,多数患者胃黏膜恢复正常形态。门体分流治疗PHG安全、有效,能迅速、持久地止血,手术并发症主要是肝性脑病。
五、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及其破裂出血
1、基本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本身表明门脉高压的存在,而90%的门脉高压都是由肝硬化引起,因而治疗的重点应针对肝病。
(1)休息:应有足够的时间卧床休息,使患者减少体力消耗,改善肝脏循环,有利于肝组织再生。应根据病情轻重合理安排工作与生活,病轻者可从事一般工作,避免繁重的体力或脑力劳动,病重者必须完全卧床。
(2)饮食:要求热量充足、高蛋白质、高糖、低脂和维生素丰富的食物。一般成年人每天总热量按每公斤体重35~40kCal。蛋白质需要量稍高于常人,每天按1、5~2g/kg体重供给。
(3)增强免疫力:可选用人血丙种球蛋白、转移因子、免疫核糖核酸、胸腺素(胸腺肽)、猪苓多糖或香菇多糖等。
(4)保护肝脏:目前保肝药物品种繁多,效果并不确切。
2、病因治疗:门脉高压症患者,如属肝外因素引起,只要不是致死性原发病,如癌肿压迫或癌栓阻塞门静脉或肝静脉,则可望经内外科医师积极协作而获痊愈,或将病死率降到最低。如为肝内因素引起,少数患者可以消除病因,如血吸虫病可用吡喹酮、硝硫氰胺等药治疗,酗酒引起者应当戒酒,而大多数门脉高压的原因为肝炎病毒相关的肝硬化,临床难以消除,一般可选用α-干扰素、阿糖腺苷、单磷酸阿糖腺苷、阿昔洛韦(无环鸟苷)。
六、胃溃疡性穿孔
1、非手术治疗:主要是通过胃肠减压减少漏出,加上抗生素控制感染,待溃疡穿孔自行闭合,腹腔渗液自行吸收。非手术治疗有较高的病死率,尤其溃疡穿孔患者年龄大,若因非手术治疗耽误太久的时间,再施行手术治疗将增加手术病死率。非手术治疗后半数病人仍有溃疡症状,最终还需手术,且再穿孔率可高达8、5%,此外有一定数量的误诊与漏诊。因此选择非手术治疗应掌握严格的适应证: ①穿孔小,空腹穿孔,渗出量不多,症状轻。②病人年轻,病史不详,诊断不肯定,临床表现较轻。③病人不能耐受手术或无施行手术条件者。④穿孔时间已超过24~72h,临床表现不重或已有局限趋势(可能形成脓肿)者。总之饱食后穿孔,顽固性溃疡穿孔以及伴有大出血幽门梗阻。恶变者均不适合非手术治疗。
2、手术治疗:目前国内大多应用穿孔修补术、胃大部分切除术,随着迷走神经切断术的开展,胃溃疡穿孔的手术治疗也有了新的变化。另外少数医院还开展了腹腔镜穿孔修补或粘补术。
(1)单纯穿孔修补术:过去30年对溃疡穿孔是行单纯穿孔修补术还是行治愈性手术存在分歧,焦点是行单纯穿孔修补术后有超过半数的病人溃疡复发,20%~40%的病人还需行治愈性手术。
单纯穿孔修补术适应证:①穿孔时间>8h,腹腔内有明显的脓性渗出液,全身情况较差者。②急性溃疡,穿孔边缘柔软而无硬结,病人年轻,无慢性溃疡病史。③年龄>65岁。伴有其他慢性疾病者。
手术方法是术前置胃管、禁食、输液、抗感染等治疗,取正中切口。入腹后检查穿孔位置,吸净渗液,在穿孔周围取活检标本后,于穿孔处用细线间断缝合3针,打结前或在打结后覆盖网膜。冲洗腹腔,放置引流。
(2)胃大部切除术:胃穿孔后的胃大部切除术应尽量施行毕Ⅰ式手术,术后远期效果优于毕Ⅱ式手术。
胃大部切除术的适应证:①慢性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穿孔时间<8h,全身情况较好,可作包括溃疡灶在内的胃大部切除术。如高位巨大胃溃疡,应先冰冻切片排除胃癌。②DU穿孔曾做缝合修补术后穿孔复发者。③DU穿孔,位于幽门环附近,缝合可能会狭窄者。④穿孔合并出血或梗阻者。⑤慢性溃疡病治疗期穿孔者。
(3)胃穿孔修补术+胃迷走神经切断术:除以上两种手术方法以外,国内外还有人提出可行穿孔修补术后附加胃迷走神经切断术。
(4)腹腔镜下胃穿孔的处理:随着腹腔镜的应用,国内也有少数单位开展了腹腔镜下溃疡穿孔修补术或粘补术。
七、门静脉海绵样变
主要是针对门静脉高压症和继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及门静脉高压性胃病进行治疗。以外科手术治疗为主,药物治疗仅起辅助作用。
1、药物治疗:应用降低门静脉压力的药物,使门静脉系及其侧支循环的阻力减低,内脏血管收缩,降低门静脉及其侧支的血流量和压力,使出血处血流减少,达到止血效果,止血率60%左右。常用的药物有垂体后叶素,0、4μg/min静脉点滴。14肽生长抑素,首剂250μg静脉推注,继以250μg/h持续静脉点滴。8肽类似物(奥曲肽),首剂100μg静脉推注,继以250μg/h持续静脉滴注。
2、介入放射治疗:选择性腹部动脉造影,确定出血部位及原因后,经导管药物灌注或栓塞治疗,可有效控制出血。
3、内镜治疗:内镜下食管曲张静脉注射硬化剂或食管曲张静脉套扎,必要时胃底曲张静脉内注射组织黏合剂栓塞血管,以达到止血的目的。文献报告有效率达80%~96%,再出血率12%~28%。但此法可引起食管的穿孔、狭窄,偶可引起其他静脉(脾静脉、肠系膜上静脉等)的血栓形成。
4、手术治疗:肝功能较好且伴有脾功能亢进者宜手术治疗。
(1)分流术:包括肠系膜上静脉-下腔静脉分流术、脾静脉-左肾静脉分流术、远端脾肾静脉分流术。分流术虽能降低门静脉压力,控制消化道出血,但过多分流的门静脉血流不仅造成入肝血流的减少,同时还会引起肝性脑病的发生。
(2)断流术:各种门-奇静脉断流术曾广泛用于治疗肝前性门静脉高压症,但疗效较分流差。由于断流术很难将曲张静脉完全离断,即使断开的静脉,也可能在压力差的作用下再次“沟通”;断流还会破坏向肝性交通静脉,故很少作为首选的术式。目前常用的有食管下端及胃底周围血管离断术,止血确切,能保持门静脉向肝血流。
(3)分流加断流:目前大多采用联合分流术加断流术。通过解除脾功能亢进,降低门静脉压力达到急性止血和预防远期复发出血的目的。
(4)脾切除:针对脾大、脾功能亢进。
(5)其他:如门静脉内球囊扩张断流术控制急性出血,术中脾静脉内置入腹腔导管,术后经脾静脉导管在放射介入下置入球囊扩张导管进行门静脉主干扩张,解除了门静脉梗阻,有效降低门静脉高压。
(6)联合治疗:临床发现,每种术式都有弊端,单纯脾切除术再出血率可高达90%,且可引起致命的脾切除术后败血症,应尽量避免应用。脾切除加断流术将会使门静脉压力进一步提高,虽然对急性出血可起到立刻止血的作用,但日久必然会有新的侧支循环建立,再次发生出血难以避免。有文献报道门体分流术加门奇断流术是治疗本病的最佳选择。特别是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食管下段胃底切除吻合(Phemister手术),可能会获得较好的长久止血效果。
八、门静脉高压
1、一般治疗和饮食治疗门静脉高压病人病情稳定而无明显其他并发症时可根据以下原则综合治疗以针对病因或相关因素治疗为主
(1)休息:门静脉高压病人在肝功能代偿期一般不强调卧床休息,病情轻微者可适当参加一般工作但应适当减少劳动时间及劳动强度,注意劳逸结合,以不感觉疲劳为宜。病情较重或近期曾有消化道大出血等并发症者应停止工作以保证有足够的卧床休息及睡眠时间,防止疲劳,休息可利于肝脏微循环的改善促进肝细胞再生修复减轻肝损害
(2)饮食:由于病人整个胃肠道功能受到影响,因此应给予高热量易消化的软食,对于慢性肝病病人通过合适的饮食可以补充营养、改善肝脏代谢、增强机体抵抗力、促进肝细胞再生修复,并能防止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原则上宜给予热量充足、富含各种维生素的食物,食物中除含有高糖、高蛋白质(有肝性脑病者应限制蛋白质摄入)、适当脂肪、维生素外还应含有各种无机盐及微量元素。食物以软食为主,应避免坚硬粗糙食物对食管胃黏膜造成机械损伤引起出血的风险,尽量控制辛辣刺激性食物,严禁饮酒。
(3)腹水的治疗:腹水的出现是肝脏功能受损达一定程度的表现,肝功能愈差腹水愈难消除,所以腹水的治疗重在纠正和恢复肝脏功能。如病人腹水较多则需要给予补充白蛋白配以利尿药增加水纳的排出、顽固性腹水有时只能腹腔穿刺放液来减轻患者的不适症状。
2、降低门静脉压的药物治疗
用于降低门静脉压力的药物主要有三大类:
(1)血管收缩药物: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引起内脏血管收缩减少从而减少门静脉血流,以达到降低门静脉压力及减少侧支血流的作用。常用药物有垂体后叶素、醋酸特利加压素、思他宁、善宁、心得安、氨酰心安等
(2)血管扩张药物:通过松弛血管、扩张门静脉血管来降低门静脉压力或通过扩张外周血管、降低内脏动脉血流从而降低门静脉压力。常用药物有哌唑嗪、酚苄明、酚妥拉明、可乐定、以及硝酸甘油、消心痛、心痛定、异搏定等
(3)其他:比如速尿、螺内酯等利尿药可通过降低血容量并减低心排血量、减少内脏血流量而降低门静脉压,丹参、当归、川芎、赤芍等中药均可改善肝脏微循环,扩张门静脉降低门静脉压力。
消化道出血的治疗
实际上消化道大出血是门静脉高压症最危险的并发症,由于患者食管和胃底有很多曲张的静脉血管,静脉壁很薄弱压力又高,一旦破裂短时间内病人可以呕出大量鲜血,甚至来不及就医即可能死亡,所以如何治疗和预防消化道出血时门静脉高压症治疗中的重要环节。治疗上首先是抢救生命,包括快速补液、输血和血浆、使用降低门静脉压力的药物和止血药,同时争取进行下列治疗。
1、内镜治疗: 随着胃镜的广泛开展特别是急诊内镜的临床应用,已经在紧急救治出血的病例中取得了显著疗效,而且由于内镜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可有效的预防出血。几种常用的方法如下:
(1)硬化疗法:通过在曲张静脉旁黏膜下注射硬化剂使黏膜下静脉周围纤维化,压迫静脉阻断血流。或在曲张静脉内注射硬化剂使静脉血管内形成血栓、静脉管壁增厚闭塞而达到止血目的。
(2)套扎疗法:在直视下应用特制的弹性橡皮圈结扎食管曲张静脉,使黏膜及黏膜下层局部缺血性坏死、静脉闭塞止血。
(3)金属夹止血疗法:在内镜直视下将特制的金属夹钳夹曲张静脉,可迅速消除曲张静脉控制出血。
2、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法:是传统的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压迫止血法,紧急应用局部压迫可起到较好的暂时疗效,但解除压迫后容易再次出血,复发率可达50%~60%,但可为内镜、介入或外科手术治疗创造条件
3、介入治疗:最常用的是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支架分流术(TIPSS),这种治疗作用显著,但硬件和技术条件要求较高,操作上有难度,而且长期的效果不甚理想。
4、手术治疗
非手术治疗效果不好、或反复出血,如果患者的肝功能和身体条件还能够承受的话应该果断采取手术治疗。主要术式有:
(1)分流手术:是采用门静脉系统主干及其主要分支与腔静脉及其主要分支血管吻合,使较高压力的门静脉血液分流入腔静脉中去,由于能有效的降低门静脉压力,是防治大出血的较为理想的方法,包括近端脾肾分流术、远端脾肾分流术、胃冠状静脉-下腔静脉分流术、肠系膜上静脉-下腔静脉分流术、脾腔、门腔静脉分流术等。
(2)断流术:一般包括腔内食管胃底静脉结扎术、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冠状静脉结扎术。急诊手术一般可选择断流术,如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胃底横断术或食管下端、贲门、胃底切除术等,条件较好的患者,也可行急诊分流术。对重度脾功能亢进而静脉曲张较轻的患者,可考虑行单纯脾切除术及大网膜脾窝填塞术。目前的观点是已尽量小的手术创伤达到快速止血的目的,因此脾脏尽量保留,还可以避免术后门静脉血栓,为以后的肝移植创造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