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感人群:无特定人群
就诊科室:内科,呼吸内科
症状表现:乏力,,盗汗
传播方式:消化道传播
(一)发病原因
腹腔肺吸虫病的病原体为并殖吸虫囊蚴,并殖吸虫主要寄生在人的肺脏,其虫卵随痰液或粪便排出后先在水中发育成毛蚴,继而侵入第1宿主(淡水螺)发育成尾蚴,尾蚴又侵入第2宿主(甲壳类动物)发育成囊蚴,人在进食未经煮熟的带有囊蚴的淡水蟹和蝲蛄,沼虾,或食用半熟的被囊蚴感染的野生动物肉,或生饮被囊蚴污染的溪水后即遭感染。
(二)发病机制
并殖吸虫童虫游走或成虫定居均可造成机械性损伤,虫体代谢产物等抗原物质可造成机体的免疫病理反应。
1.基本病理
(1)童虫所致的病变:当人吞食含有活囊蚴的淡水蟹或蜊蛄等后,囊蚴经消化液的作用,囊壁被溶化,尾蚴逸出,借其强有力的肌肉收缩运动及其腺体所分泌的产物破坏人体组织,穿透肠壁进入腹腔,在腹腔内移行损害腹内脏器,组织,产生广泛的炎症和粘连,多数童虫又穿过横膈,游走于胸腔,刺激胸膜产生胸膜炎症,童虫在移行过程中逐渐生长发育为成虫,最后进入肺脏形成囊肿,每个囊肿一般含有两个成虫,四川(或斯氏)并殖吸虫的童虫在移行过程中所造成的损害较卫氏并殖吸虫显著,局部与全身反应均较为强烈,该虫不能在人体内发育至性成熟产卵,极少进入肺脏形成囊肿,因而以游走性皮下包块与渗出性腹膜炎,胸膜炎为主要病变。
(2)成虫所致的病变:寄生于人体内的成虫数量一般在20条以内,也可更多,成虫多固定在人体内某一部位,也可沿各疏松组织间游走窜扰,致使病变范围扩大,波及较多脏器,虫体可从纵隔向上,由颈部大血管周围的疏松组织,沿颈内动脉上升,经破裂孔进入颅腔,侵入脑组织,但四川(或斯氏)并殖吸虫感染的颅内损害是童虫侵入所致。
并殖吸虫感染的基本病理过程可分为3期:
①组织破坏期:虫体移行穿破组织,可引起线状出血和坏死,因而使局部组织形成窟穴状病灶。
②囊肿形成期:窟穴状病灶形成后不久,周围组织就出现反应,以中性粒细胞,嗜酸粒细胞及单核细胞浸润为主的炎症反应,局部组织坏死,液化呈棕褐色,四周有肉芽组织增生,并逐渐形成纤维状囊壁,构成本病的特殊病变,称为并殖吸虫性囊肿,囊内含有棕褐色酱状黏稠液体,有时可找到虫体,镜检可见虫卵,夏科晶体,嗜酸粒细胞等,由于成虫有游走习性,虫体可离开囊肿而在邻近形成新的囊肿,成为多房性囊肿,相互间有隧道或窟穴相通。
③纤维瘢痕期:当囊内虫体移行它处或死亡,囊内容物排出或被吸收后,周围肉芽组织和纤维组织不断增生向中心发展,使整个囊肿完全由纤维组织代替,形成瘢痕,并殖吸虫病灶很少会发生钙化。
(3)虫卵所致的病变:并殖吸虫的虫卵可见于囊肿间的隧道内,也见于成虫穿行所经的组织中,由于虫卵在人体内不能发育,不分泌可溶性抗原,因此引起组织反应较轻微,仅有机械性或异物刺激作用,属于一种异物型肉芽肿反应。
2.主要脏器,组织的病理变化
(1)腹腔:虫体在腹腔内移行时,可引起广泛的炎性反应和粘连,同时形成囊肿,多者可有大小囊肿200多个,有的分散在各处,有的聚集成团块,使腹腔表面粗糙不平,大,小肠的浆膜面充血,渗出,并有不同程度的粘连,偶可出现少量腹水,肝脏也会造成一定的损害,卫氏并殖吸虫感染后可使肝脏有营养不良变化,汇管区细胞浸润及间质的纤维结缔组织轻度增生等,四川(或斯氏)并殖吸虫常侵入肝脏,肝表面可见童虫移行穿通的窦道或虫穴,肝组织可见急性嗜酸粒细胞性脓肿及片状或带状出血性坏死区,有时可见虫体。
(2)胸腔:虫体进入胸腔后,初期常引起渗出性胸膜炎,久之胸膜增厚,在肥厚的胸膜内和胸膜表面都能见到分散或聚集成团的囊肿,肺脏是卫氏并殖吸虫最易侵犯的脏器,其主要病变是形成囊肿,多数位于两肺的纵隔面或肺面的胸膜下层,以及浅层肺组织内,囊肿小者如米粒状,大者可达2cm直径,其中可找到虫卵,童虫或成虫,如虫体侵犯支气管可引起支气管扩张,支气管胸膜瘘及气胸等,四川(或斯氏)并殖吸虫感染肺内极少能找到虫卵。
(3)脑及脊髓:有些幼虫尚可沿颈内动脉上行,经颈动脉管外孔,颈动脉管和破裂孔上口入颅中凹,虫体进入颅腔后,穿入脑组织移行,可引起组织破坏,出血和炎性细胞浸润,并形成多房性囊肿,结节和瘢痕组织等,虫体多自颞叶或枕叶底部侵入大脑,以后也可侵犯白质,内囊,基底节和侧脑室,以右侧大脑较多见,由于病灶为占位性,可使脑室通路阻塞,导致脑室萎陷或扩大,以及视神经受压等,囊肿内可见大量虫卵,有时可见虫体,如虫体进入椎管内侵犯硬膜时,可形成硬膜外或硬膜内囊肿病变,多见于第10胸椎平面以下,个别病例也可累及颈,胸之间的水平。
此外有些幼虫尚可寄生在皮下,肌肉,眼眶,心包等处,但异位寄生的幼虫多不能发育成熟产卵,自感染至成虫产卵需2~3个月,成虫多存活5~6年,长者可达2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