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康网
细粒棘球蚴病病因
快速搜索
首页 > 传染科 > 细粒棘球蚴病 > 病因

细粒棘球蚴病病因

易感人群:无特定人群

就诊科室:感染科

症状表现:胸痛,,毒血症

传播方式:虫媒传播

发病原因:

细粒棘球绦虫是各种绦虫中体积最为细小者,寄生在狗的小肠内,虫体长2.5~6mm,由头节,颈部,未成熟节片,成熟节片与妊娠节片各一个组成,头节呈梨形,有顶突与四个吸盘,顶突富含肌肉组织,伸缩力强,其上有两圈大小相间呈放射状排列的小钩共28~48个(通常30~36个),成节的结构与带绦虫相似,生殖孔位于节片一侧的中部偏后,睾丸45~65个,分布于生殖孔的前后方,孕节最长大,等于体长的一半,其生殖孔开口于节片一侧中部,子宫有不规则的分支和侧支(又称侧囊),其内充满虫卵(200~800个),在肠内或肠外破裂后释出虫卵。

虫卵呈圆形,棕黄色,有双层胚膜,内有辐射纹,含六钩蚴,其形态与牛肉绦虫和猪肉绦虫卵相似,不易区别,虫卵对外界抵抗力较强,在室温水中存活7~16天,干燥环境中可存活11~12天,0℃时可存活116天,在蔬菜与水果中不易被化学杀虫剂杀死,煮沸与直射阳光(50℃)1h对虫卵有致死作用。

虫卵不断随狗粪排出体外,污染其皮,毛,牧场,畜舍,蔬菜,土壤,水源等,虫卵被羊或其他中间宿主吞食后,经消化液作用,在十二指肠内孵化,六钩蚴侵入肠壁末梢静脉,随门静脉血流,侵入肝脏与其他内脏器官,形成包虫囊,包虫囊被狗吞食,其中的头节在狗小肠内经3~10周发育为成虫(图1)。

细粒棘球蚴呈囊状,囊壁分外面的角皮层和内面的生发膜(胚层),囊内有无色透明液,其中含少量蛋白,成分与脑脊液相似,角皮层为白色半透明膜,分层状如粉皮,由生发膜细胞的分泌物组成,有保护生发膜的作用,生发膜为虫体本身,具有显著繁殖能力,可向内芽生,形成生发囊(育囊)与原头蚴,生发囊有蒂与生发膜相连接,在其囊壁内面生发膜又形成许多原头蚴,原头蚴从囊壁破入囊液中,称为囊砂,为肉眼可见的白色细小颗粒,子囊系脱落的生发囊,游离在囊液中,子囊的结构与母囊相同,又可形成生发囊(孙囊),如此祖孙三代同时存在于一个包虫囊内,在较老的包虫囊中可有数百个子囊与数以万计的原头蚴,生发膜偶尔亦可向外疝出生长为外生囊,位于角皮层与宿主包膜之间,有的包虫囊不产生子囊,甚至不产生原头蚴,称为不育囊,包虫囊大多数为单房性,呈多房性蜂窝状者为泡球蚴,系另一种。

细粒棘球绦虫的终宿主与中间宿主的范围很广,在我国主要是狗与羊之间的家畜生活循环,成虫在狗小肠中寄生5~20个月或以上,除上述家畜间生活循环外,还存在以狼,狐等为终宿主以及野生有蹄动物为中间宿主的生活循环,故本病也是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

发病机制:

细粒棘球绦虫的虫卵从口进入后,经胃肠消化液的作用,孵出六钩蚴,侵入组织的部分六钩蚴被局部细胞包围而消灭,部分仍存活而发育,六钩蚴首先随门静脉血流侵入肝脏,大多数在肝内形成包虫囊;少数六钩蚴通过肝脏血窦,肝静脉,右心侵入肺脏;通过肺微血管,左心进入系统循环者可波及全身各器官,故包虫可寄生于人体任何部位,据甘肃省人民医院426例与国内综合报告895例分析,包虫囊在体内分布为:肝75%~78%;肺8.5%~14.5%;脑0.2%~0.3%;脾1.3%~2.7%;肾0.3%~0.4%;骨骼0.2%~0.9%;女性盆腔1.9%~3.3%,小儿包虫囊体内的分布与成人有差别,脑包虫病占3.5%~4.3%,肺包虫囊发生率也较高,六钩蚴在肝脏内沉着后第4天发育至40μm直径大小,并开始出现囊腔;第3周可见囊泡,直径达250μm;第5个月达1cm,并分化为角皮层与生发膜,此后生长速度约1mm/月,或1cm/年,包虫囊一般达10cm才出现症状;达20cm时出现囊性包块,肺包虫囊生长速度较快,1年可增长4~6cm。

包虫囊肿分内外两囊,内囊即包虫囊,外囊为宿主的纤维包膜,两者之间仅有轻度粘连,肝包虫囊一般为大囊肿,囊液达数百至数千毫升,包虫囊可因械性或化学性(胆汁)损伤或衰老而退化,此时外囊逐渐增厚,并可发生钙化,成人患者90%以上的肝包虫囊含子囊,而儿童90%以上不含子囊,主要与虫龄有关。

包虫病的病理变化主要因囊肿占位性生长压迫邻近器官所引起,肝包虫囊逐渐增长时,肝内胆小管受压迫,并被包入外囊壁中,有时胆小管因压迫性坏死破入囊腔,使子囊与囊液染成黄色,并易引起继发性细菌感染,肺包虫囊大多不含子囊,亦可破入支气管,角皮层旋转收缩,使内面向外翻出,偶尔使生发层与头节及囊液一起被咳出,亦易并发细菌感染,如果包虫囊破入细支气管,由于空气进入内外囊之间,则可呈新月状气带,如果包虫囊大量囊液与头节破入体腔(腹腔与胸腔)可引起过敏性休克与继发性包虫囊肿。

相关疾病
H7N9型禽流感埃博拉病毒黑热病血吸虫病霍乱鼠疫麻风病疟疾猩红热风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