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感人群:无特定人群
就诊科室:内科,外科,肝胆外科
症状表现:胆绞痛,,恶心与呕吐
传播方式:无传染性
治疗概述
就诊科室:微创外科 肝胆外科 外科 内科 消化内科治疗方式:药物治疗 手术治疗 康复治疗治疗周期:1-2个月治愈率:90%常用药品:盐酸屈他维林片 胆舒软胶囊治疗费用: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2000——5000元)
一、药物治疗
溶石药物治疗 常用溶石药物有:
1、鹅去氧胆酸(CDCA) 对非肥胖患者12~15mg/(kg/d),如肥胖患者,因胆道内胆固醇含量增加,则为18~20mg/(kg/d),如有腹泻等副作用,则剂量为每天500mg,另可有血清转氨酶升高,故目前已很少应用,如应用则须每日随访转氨酶,至少三个月。
2、熊去氧胆酸(UDCA) 剂量为8~10mg/(kg/d),如病人显著肥胖则剂量需加大。大约20%~30%X线显影结石可完全溶解,比鹅去氧胆酸溶解作用更快,无副作用。
3、(联合治疗 CDCA6~8mg/(kg/d),UDCA5mg/(kg/d)。口服胆酸治疗结石的成功率大约为40%。对阳性结石,胆囊造影不显影,合并肠炎、肝病或糖尿病的患者不宜应用。 下列情况不宜作溶石治疗:
二、手术治疗
近年由于抗生素的广泛应用,采取早期诊断与及时手术的方针,手术前后适当的处理,以及手术与麻醉技术的改进,手术死亡率已显著降低。但在年迈、心肌梗塞、心力衰竭、肝肾功能不良等病例,手术死亡率仍较高,应慎重考虑。 主要的手术适应证包括:①胆管结石伴严重梗阻、感染、中毒性休克或有肝脏并发症者;②长期反复发作的梗阻和感染,经非手术治疗无效者;③X线造影发现胆道有机械性梗阻(狭窄或结石嵌顿)者;④伴有下列严重胆囊病变者:较大胆囊结石、症状发作频繁、胆囊管结石嵌顿造成积水积脓、急性化脓性及坏疽性胆囊炎、或穿孔伴有弥漫性腹膜炎等。胆囊结石一经确诊,应尽早作胆囊切除术。急性阻塞性化脓性胆管炎大都伴有中毒性休克,病情凶险,如不及时抢救,常可于1~2天内危及生命。鉴于阻塞因素在本病的发病过程中占首要地位,近来采用急诊手术,切开胆总管,进行有效的引流和彻底清除阻塞因素,疗效迅速,患者数小时内即脱离休克状态,数天内基本上康复。局限性肝内胆管结石伴有肝内胆管狭窄者,可考虑作肝脏部分切除术。对无并发症的胆石症病人。可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
三、其它特殊疗法
1、饮食控制:脂肪类食物可促进缩胆囊素(cholecystokinin)的释放而增强胆囊的收缩,如奥狄括约肌不能及时弛缓使胆汁流出,每可致不适感觉。在急性发作期,应禁食脂肪类食物,采用高碳水化合物流质饮食。富含胆固醇的食物如脑、肝、肾、鱼卵、蛋黄等,不论在胆石病的发作或静止期,均少食为宜。无胆总管梗阻或在胆石静止期,植物油脂有利胆作用,可不必限制。
2、体外冲击波碎石:利用液电、压电或磁电产生冲击波碎石(extracerporeal shock wave lithotripsy,ESWL)。一般用于胆囊内结石小于20mm,数目不超过2~3个,且胆囊功能良好者。胆石经击碎后可自行排出。同时配合口服熊去氧胆酸,效果更好。 一般在碎石术前几周开始服用胆酸,并在碎石片完全消失后持续服用3个月。
3、其他对症治疗:控制黄疸所致的瘙痒可用炉甘石洗剂洗擦,或舌下注射去氢麦角胺1mg。近来应用能与胆酸结合的阳离子交换树脂胆酪胺(又名消胆胺,cholestyramine),以减少胆盐在胃肠道的再吸收,而降低胆盐的血浓度,对梗阻性黄疸引起的皮肤瘙痒症,有肯定的疗效。但如梗阻是完全性的,因无胆盐进入肠内,胆酪胺就无治疗效果。初用剂量为6.6~10g/d,维持量3g/d。长期服用可使肠内结合胆盐减少,引起脂肪吸收不良,用药时需注意补充维生素A、D、K等脂溶性维生素及钙盐。晚近报道利福平口服也有止痒效果,但经验尚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