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感人群:儿童
就诊科室:内科,外科,神经外科,神经内科,儿科
症状表现:智力发育迟缓,烦躁不安,癫痫和癫痫样发作
传播方式:无传染性
就诊科室:功能神经外科 神经外科 外科 内科 神经内科 儿科学 小儿神经内科 小儿神经外科
治疗方式:支持性治疗 药物治疗 康复治疗
治疗周期:1-6个月
治愈率:40%
常用药品:巴氯芬片 肌氨肽苷注射液
治疗费用: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10000——30000元)
小儿脑瘫中医治疗方法
一、针灸治疗
1、体针:主穴百会、大椎、肾俞、肝俞、脾俞、足三里、关元。智力低下加四神聪、印堂;下肢瘫痪加环跳、秩边、阳陵泉;腕下垂加外关、阳池;足内翻加绝骨、昆仑;足外翻加三阴交、太溪。每次选主穴2~3个,配穴4~5个,予补法或平补平泻,不留针,每日1次,2~3月为1疗程。停1~2周后,可继续第2疗程。
2、头针:主取运动区,可酌情配取语言二区、三区,视区,平衡区,舞蹈震颤区等。用26或30号针,快速捻转针柄,每分钟200次,持续2~3分钟,留针5~10分钟,再重复上述治疗,捻针2~3次,每日1次,10~15次为1疗程。治疗中应注意严格消毒,避免头皮感染。
3、穴位注射法:选大椎、足三里、阳陵泉、曲池、合谷。用10%葡萄糖注射液、维生素B1、B12注射液等,每次每穴注入0.5-1毫升,隔日1次。
4、耳针法:选枕、皮质下、心、脑、肾、肝、脾、神门。毫针刺,或用揿针埋藏或用王不留行籽贴压。
二、推拿按摩法
头部选百会、印堂、太阳、风池穴,上肢选肩井、曲池、尺泽、合谷穴,下肢选环跳、殷门、委中、阳陵泉、足三里、太溪、太冲、昆仑穴。失语加哑门、天柱穴;舌斜视加瞳子、睛明穴,此外必须加推督脉。施术顺序为四肢-头-脊柱。手法宜平稳,由轻渐重,以不引起肌肉痉挛性收缩为要。一般先用摩法,逐渐改用揉法、滚法,推四肢时,由肢体远心端逐渐推向近心端。每次15分钟,隔日1次,3月为1疗程。
三、常用中成药
1、六味地黄丸
2、益髓冲剂
功能补肾填精。适用于本病属肾精不充,肾阳不振者。6月以下每服3.75g,6月~2岁每服5g,2岁以上每服7.5g,每日2次。
3、小儿智力糖浆
功能滋阴益肾,补心益智。适用于本病所致的智力低下。6月以下每服5ml,6月~2岁每服7.5ml,2岁以上每服10ml,每日3次。
4、偏瘫复原丸
功能益气活血,化瘀通络。适用于本病屑气虚血瘀,脉络瘀阻者。6月以下每服1/4丸,6月~2岁每服1/3丸,2~6岁每服2/3丸,6岁以上每服1丸,每日2次。
5、补中益气丸
功能补中益气。适用于本病属气虚血弱,脾胃不健者。6月以下每服1/4丸,6月~2岁每服1/3丸,2~6岁每服2/3丸,6岁以上每服1丸,每日2次。
四、常用中药
山萸肉、桑寄生、杞子、熟地、龟板、鳖甲、当归、山药、菟丝子、续断、益智仁、补骨脂、千年健、鹿衔草、宽筋藤、牛膝。
小儿脑瘫西医治疗方法
一、手术治疗
对于严重的关节挛缩、畸形可予以恰当的手术矫治。常见的有腱膜松解术, 选择性周围神经部分切断术, Hoke跟腱腱滑动延长术, 股直肌远端转移术等。
二、药物治疗
(1)本症的治疗无根治方法,药物也是辅助治疗作用,主要有脑活素、胞二磷胆碱, A型肉毒毒素, 脑苷肌肽, 巴氯酚、安定等。
(2)及时治疗合并症。对有视听障碍者及时矫正,有语言障碍者进行语言训练,智力低下者进行特殊教育,有癫痫发作者应积极用药物控制发作。
三、康复治疗
(1)以纠正运动障碍和异常姿势、恢复正常运动发育为主,应采用理疗、体疗、手术疗法等多种措施进行矫治和训练。
(2)对于运动异常应采取综合措施进行治疗。常用方法有功能训练、日常生活技能训练、体疗、理疗等。按摩、针灸、推拿等也能促进症状的改善。
(3)全面关心患儿,注意生活护理及营养保证。
(4)功能和智力训练: 以鲍氏提出的“0~3岁早期干预大纲”为指导, 针对疾病损伤造成的不同功能障碍, 制定不同的诊疗方案, 进行感知、视听、语言、记忆和动作训练, 结合婴儿操综合治疗。
(5)运动疗法: 减重步态训练、Bobath法、Bojta法、上田疗法、 作业疗法、平衡功能训练、感觉统合治疗、文体疗法等。
四、心理疗法
与患儿交谈, 观察其情绪、心理、兴趣, 进行诱导和启发, 调整病态心理, 通过游戏、音乐开发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