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康网
遗传性共济失调治疗
快速搜索
首页 > 神经科 > 神经内科 > 遗传性共济失调 > 治疗

遗传性共济失调治疗

易感人群:无特定人群

就诊科室:内科,神经内科

症状表现:肢体运动不协调,腱反射消失,大写症,疲劳

传播方式:无传染性

就诊科室:内科 神经内科

治疗方式:药物治疗 支持性治疗

治疗周期:1-3个月

治愈率:65%

常用药品:宁心益智胶囊 九味益脑颗粒

治疗费用: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3000——5000元)


(一)治疗

1、Friedreich型共济失调目前无特效治疗,轻症病人可用支持疗法和功能训练,矫形手术如肌腱切断术可纠正足部畸形。抗感染治疗的进展使感染已不常见。

2、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亦无特异性治疗,对症治疗可缓解症状。

(1)左旋多巴可缓解强直等锥体外系症状,毒扁豆碱或胞磷胆碱(胞二磷胆碱)促进乙酰胆碱合成;巴氯芬(氯苯胺丁酸)可减轻痉挛,金刚烷胺可改善共济失调,共济失调伴肌阵挛首选氯硝西泮;三磷腺苷(ATP)、辅酶A、肌苷和维生素B族等神经营养药可以试用。

(2)手术治疗:可行视丘毁损术。

(3)康复训练、物理治疗及辅助行走器械可能有所裨益。

(二)预后

1、心肌病变为Friedreich型共济失调较常见的死因。患者可在出现症状5年内不能独立行走,10~20年内卧床不起,有症状平均患病期约25年,平均死亡年龄约35岁。

2、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亦通常起病后10~20年不能行走。常死于并发症。

相关疾病
脊髓病变脊髓空洞症脊髓损伤脑萎缩脑膜炎帕金森中风面瘫脑瘫癫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