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康网
包涵体肌炎与遗传性包涵体肌病治疗
快速搜索
首页 > 神经科 > 神经内科 > 包涵体肌炎与遗传性包涵体肌病 > 治疗

包涵体肌炎与遗传性包涵体肌病治疗

易感人群:无特定人群

就诊科室:内科

症状表现:腱反射消失,膝、踝反射减退,吞咽困难

传播方式:无传染性

就诊科室:免疫科 内科

治疗方式:药物治疗 支持治疗

治疗周期:3个月

治愈率:70%

治疗费用: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5000——10000元)


(一)治疗

对类固醇激素治疗无效是s-IBM区别于多发性肌炎皮肌炎(PM-DM)的重要临床特征。尽管类固醇治疗能减少s-IBM患者肌肉内炎细胞的浸润,降低血清CK水平,但镶边空泡纤维和嗜刚果红物质均增加,临床肌无力加重或仅有轻微改善。这进一步表明s-IBM炎症浸润可能只是继发性。

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可使部分s-IBM患者肌无力和吞咽功能改善,生活能力提高,但改善的程度有限。 对症处理,加强临床医疗护理,是改善患者生存质量的重要内容。

(二)预后

SIM预后不佳,Lotz对28例患者平均随访72个月,结果表明s-IBM呈缓慢进行性发展,有6例患者起病15年后生活已不能自理,1例10年后卧床不起,12年后死于呼吸、心力衰竭。

相关疾病
脊髓病变脊髓空洞症脊髓损伤脑萎缩脑膜炎帕金森中风面瘫脑瘫癫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