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感人群:无特定人群
就诊科室:内科,心内科,外科,血管外科
症状表现:传导阻滞,乏力,心电图异常,动脉粥样硬化
传播方式:无传染性
一)发病原因
放射治疗(18%):
恶性肿瘤的放射治疗 如乳腺癌,食管癌,肺癌,纵隔肿瘤,霍奇金病等的放射治疗。
长期X线照射(18%):
长时间在X线照射下进行射频或介入治疗,同时防护不当,由于以上原因,造成心包,心外膜,心肌,心内膜甚至心脏瓣膜,还有传导系统及冠状动脉的损伤。
核泄漏(18%):
战争中原子弹的投放,核反应堆的泄漏,放射性物质的误服误用。
(二)发病机制
1.发病机制:
虽然心脏并不是放射损害的敏感器官,但放射治疗的剂量大仍能引起心脏的一系列改变,一般认为损害与受照射的面积,照射的方案和照射的剂量直接相关:照射剂量一次达4~6Gy或累积剂量达40~60Gy即可出现心脏损害,其中损害以心包炎及心肌炎最多见,其发生率与放射治疗的剂量也呈正相关,有关人员观察到照射剂量越大,间隔时间越短,则心肌损害的发生率就越高,反之发生率就越低,两者呈明显的剂量依赖性,放射线的直接损害是发病的最重要原因,射线能直接引起组织电离,引起局部产生无菌性炎症反应,还能抑制心脏细胞生长,造成细胞溶解,破坏,凋亡,甚至坏死等,早期的炎症浸润是应激性心肌炎的表现,反复的射线损伤可使局部纤维溶解受抑,于是在细胞内沉积的大量纤维素不能减退或渗出,致使血管内皮受损,导致血管通透性改变,血管内微血栓形成及血管床减少,这是以后心脏迟发性功能减退及电活动紊乱的基础,此外放射线引起的生物效应可能会造成心脏的继发性损害,如射线造成的组织及细胞的自身免疫改变,引发基因突变或基因表达异常,还有毛细血管和淋巴回流的障碍等,这些均可加重或启动持续性心肌损害,加速心肌纤维化,加重心肌,心包的渗出和增厚性改变,不过,由于放射治疗引起的心包渗出及心功能下降之间缺乏一致性,有人认为心包与心肌对射线的反应机制可能有所不同或侧重,此外,实验已经证实,放射线照射后的某些因素,如高脂饮食,高血压等对促进形成放射性动脉粥样硬化有协同作用,如果患者接受放射治疗的同时不注意控制饮食和血压,它们可通过加速血小板凝聚及纤维素沉积,从而大大加重血管内粥样斑块的增生及管腔狭窄,而正常饮食的动物和人尚未发现上述改变。
2.病理:
现已证明,受到放射线照射的人和动物的心脏均有不同程度的病理变化,受损部位包括心包,心外膜,心内膜,甚至含有心脏瓣膜,还有传导系统及冠状动脉,一般损害与放射治疗的区域密切相关,以心包以及心肌的损害最为常见。
(1)大体解剖:放射性心脏损害者可见心包渗出和增厚,心内膜,外膜也有增厚,心室壁各层均有心肌纤维化的表现,所见的变化可呈弥漫性,也可呈局灶性分布,但以右侧或右心室比较明显,这可能与右心室距胸壁较近有关,病程后期部分人有左心室缩小,可伴有一个或多个瓣膜的增厚,其中以三尖瓣和主动脉瓣发生率高,很少见二尖瓣闭锁和附壁血栓形成,冠状动脉内约有40%的人可发现严重狭窄,发生原因主要是动脉粥样斑块形成,斑块以纤维病变为主,且近端较远端显著。
(2)显微镜观察:镜下可观察到在放射性心脏损害的急性期有短暂的粒细胞浸润,以及血管周围的水肿,以后可见心肌细胞水肿,透明样变及脂肪变性,病灶为点样或斑片状的纤维化病灶和坏死灶,散在分布,间质和血管周围出现纤维增生,血管中平滑肌细胞数量减少。
(3)电镜观察:电镜下可见心肌细胞排列紊乱,肌纤维断裂,萎缩,细胞核变形,线粒体肌浆网及核结构破坏,细胞膜下有高密度颗粒沉积,膜的连续性有中断等,但不是所有病例均有上述改变,由于心包内的液体渗出主要因无菌性炎症所致,所以多为淡黄色非特异性渗出液,偶有血性,量有多有少,一般为50~200ml,最多可达700ml以上,渗出液的细胞学检查阴性居多,但有时蛋白含量可较高,因而与恶性肿瘤引起的渗出液不易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