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康网
非阵发性窦性心动过速治疗
快速搜索
首页 > 内科 > 心内科 > 非阵发性窦性心动过速 > 治疗

非阵发性窦性心动过速治疗

易感人群:无特定人群

就诊科室:内科,心内科

症状表现:紧张,头晕,低血压,乏力,心动过速,水肿

传播方式:无传染性

就诊科室:内科 心血管内科

治疗方式:药物治疗 支持性治疗

治疗周期:3-6个月

治愈率:75-85%

常用药品:心肝宝胶囊 盐酸艾司洛尔注射液

治疗费用: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8000——10000元)


在日常生活中避免精神紧张;戒烟酒,减少本症的诱发因素;起居有常,饮食适宜,勿过劳;适当锻炼,预防感冒。

(一)治疗

1.药物治疗:首选β受体阻滞药,如美托洛尔(倍他乐克)、阿替洛尔(氨酰心安)、普萘洛尔(心得安)等,其药理机制在于影响窦房结的自律性和(或)自律性紧张性。但多数患者对治疗反应差,常需不断增加剂量。过高剂量的β受体阻滞药或钙离子拮抗药可引起乏力、头痛等全身症状而使患者不能耐受。此外,还可使血压下降、交感神经兴奋等直接影响非阵发性窦性心动过速的控制。钙离子拮抗药也有一定疗效。如上述治疗无效可使用胺碘酮或普罗帕酮降低心率,长期服用时应注意其不良反应。

2.非药物治疗:方法有外科窦房结切除术、右心房大部分切除术后安置起搏器、化学性窦房结动脉栓塞术、闭合术等,但其创伤大、并发症多。

3.射频消融术射频消融法:疗效好。术中窦性心率稳定下降20%~40%,可认为消融改良术成功,疗效虽然令人鼓舞,但仍有30%的患者术后复发。

(二)预后

通常预后良好。非阵发性窦性心动过速若因交感神经兴奋所致,则β受体阻滞药治疗对其能奏效,但仍需要不断增大剂量才有效;如果是由于迷走神经张力低下所致,则药物治疗较为困难,少数患者由于长期心动过速,尤其是无休止的窦性心动过速会引起心律失常性心肌病,使心功能受损,发生心力衰竭、休克等,预后严重。

相关疾病
心肌炎冠心病低血压高血压老年人肥厚型心肌病老年人室性期前收缩老年人室性心动过速老年人血管性痴呆老年人阵发性室上性房室交界区性逸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