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感人群:无特定人群
就诊科室:骨科
症状表现:肌肉挛缩,关节畸形,肢体增长、增粗过度
传播方式:无传染性
(一)发病原因
大多数慢性骨髓炎(chronic osteomyelitis)是因急性骨髓炎治疗不当或不及时,病情发展的结果,如急性骨髓炎的致病菌毒力较低,或病人抵抗力较强,也可能起病伊始即为亚急性或慢性,并无明显急性期症状,在20世纪60~70年代由急性血源性骨髓炎演变成慢性者,约占慢性骨髓炎的1/3,近年来急性血源性骨髓炎在早期多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使慢性骨髓炎的发病率明显降低,另一方面,骨的贯通性火器伤和开放性骨折后发生的骨髓炎,金属物植入骨内如人工关节置换术等引起的骨内感染,则较多见,其他诱因有糖尿病,服用激素,免疫缺陷及营养不良等。
(二)发病机制
急性血源性骨髓炎急性期如果修复不彻底便会演变成慢性骨髓炎,并有周围组织的充血和骨骼脱钙,肉芽组织的形成带来了破骨细胞和成骨细胞,坏死的骨松质逐渐被吸收掉,并为新骨所替代,坏死的骨密质交界是部分先行吸收,最终脱落成为死骨,坏死的骨脱落成为死骨需数月之久,死骨脱落是破骨细胞和蛋白溶解酶协同作用的结果,因而表面变得不规则,由于缺乏血供,死骨不会脱钙,相反,还比邻近的骨组织更为致密,在罕见的情况下,感染完全控制住,坏死骨骼不再脱落,而逐渐由爬行替代过程所吸收掉,这种过程亦需数月之久,一旦死骨脱落,便处于四周完全游离的空隙内,死骨浸泡在脓液中,吸收非常缓慢,甚至停止吸收,为了使感染局限化,周围的骨骼逐渐致密,硬化,外周骨膜亦不断形成新骨而成为骨壳,少数病例整段骨干脱落成为死骨,由新生的骨壳包围着,骨壳逐渐变厚,变致密,骨壳通常有多个孔道,经孔道排除出脓液及死骨碎屑至体表面,软组织损毁严重而形成瘢痕,表面皮肤菲薄极易损,窦道经久不愈,表皮会内陷生长深入窦道内,窦道长期排液会刺激窦道口皮肤恶变成鳞状上皮癌。
死骨排净后,窦道口闭合,儿童病例的小的腔隙可由新骨或瘢痕组织所充填;在成人病例,腔隙内难免会有致病菌残留,任何时候都可以继发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