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感人群:无特定人群
就诊科室:内科,血液科
症状表现:乏力,白细胞减少,真菌感染,粒细胞减少
传播方式:无传染性
遗传因素(25%):
某些先天性和遗传性中性粒细胞减少:如Kostmann综合征,伴先天性白细胞缺乏的网状发育不全,伴粒细胞生成异常的中性粒细胞减少等;⑤免疫性疾患: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等;⑥感染:细菌性感染,如伤寒,副伤寒,布鲁菌病,粟粒性结核;病毒感染,如肝炎,艾滋病等;
其他疾病(15%):
血液病:如骨髓转移瘤,骨髓纤维化,淋巴瘤,白细胞减少的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多发性骨髓瘤,恶性组织细胞增生症等。
后天因素(10%):
成熟障碍:①获得性:如叶酸缺乏,维生素B12缺乏,恶性贫血,严重的缺铁性贫血等;②恶性和其他克隆性疾病:如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等。
药物因素(10%):
包括细胞毒和非细胞毒药物;
理化因素(5%):
放射线,化学物质:如苯,DDT,二硝基苯酚,砷酸,铋,一氧化氮等;
发病机制
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发病机制不外乎:
①粒细胞生成减少或无效生成;
②粒细胞破坏丧失过多,粒细胞寿命缩短;
③粒细胞分布异常;
④综合前3种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