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感人群:无特定人群
就诊科室:骨科
症状表现:方肩畸形,创伤
传播方式:无传染性
1.骨折
(1)大结节骨折:约有30%~40%合并大结节骨折。肱骨头向前脱位时肱骨大结节冲击关节盂前缘引起骨折,多数病例骨折块较大,且仍有骨膜与肱骨头相连,故脱位整复后,骨折块亦随之复位。少数复位欠佳,一般认为大结节向上移位1cm,将影响肩部的功能,应考虑手术。术后将上臂置于内旋、稍内收位,前臂横行依附在胸壁前固定。禁用外展、外旋位固定上臂的方法,因对撕裂的关节囊愈合不利,有促使重新脱位或形成习惯性脱位的危险。
(2)关节盂骨折:一般为撕脱性骨折,骨折块大小不定,多与关节囊相连,有些可为游离性骨块。此部位骨折可影响肱骨头的回纳复位,但最重要的是易发展为习惯性脱位,故骨折块厚度超过5~6mm而复位不良者应手术治疗。
(3)肩胛骨骨折:肩胛骨稳定在丰厚的肌肉中,故肩部损伤时骨折少见,易产生的骨折为肩胛颈骨折及肩峰骨折。
①肩胛颈骨折:多因传达暴力而致,骨折线自盂下至喙突基部,常为嵌插性,因暴力集中在肩胛颈,故可不合并肩关节脱位。患肩外形可因肱骨头内旋略呈方肩,但Dugas征可为阴性。X线可确诊。如骨折移位不重,可使用三角巾悬吊患肩或外展支架2~3周,练习活动。年轻人移位重的,应用外展牵引复位。
②肩峰骨折:肩峰居肩部皮下最高点,因而自上而下的直接暴力和因肱骨头传来的间接暴力,均可导致骨折。骨折位于肩峰基底者,可因三角肌牵拉而向下外移位,妨碍肩关节功能,宜用三角巾悬吊,使之上移复位;位于肩关节以外的骨折,因骨折片小,可用背带压迫,用三角巾悬吊患臂。
2.肩袖损伤
是肩关节脱位常见的并发症。由于不能在X线片上直接显示而常被忽略。好发于40岁以上的患者,X线片显示无肱骨大结节骨折的肩关节前下脱位,应考虑到肩袖损伤的可能。年轻人在严重超外展损伤时亦可发生。康复期功能恢复欠佳,不能肩外展或伴有明显疼痛时,则更应考虑肩袖损伤。肩袖损伤严重者,其外展功能欠佳,诊断明确,应尽早手术探查缝合。
3.血管损伤
肩关节脱位可合并腋动脉或静脉的损伤,常见于老年人或血管硬化的患者。对年轻人如手法复位过于粗暴也可造成血管的损伤。
腋动脉行经胸小肌下缘时,受到胸小肌的束缚作用,位置相对比较固定。当肩外展、外旋时,腋动脉受牵拉紧张。当肱骨头向前脱位时,顶压腋动脉向前移位,而胸小肌的外缘作为一个固定的支点,使腋动脉在该处受到一剪切应力,可使动脉变形或遭受损伤。血管损伤可为完全断裂或部分撕裂,也可为血管内膜损伤而致血管栓塞。
腋动脉损伤表现为肩部肿胀,以腋窝部为著,患肢皮肤苍白或发绀,皮肤温度降低,桡动脉搏动消失,肢体麻痹。严重时可有休克表现。血管造影可显示损伤部位和范围。
大血管损伤的诊断明确应及早行手术治疗,争取修复损伤的血管,恢复肢体的血液循环。年轻的患者由于侧支循环供应,虽不致使整个肢体坏死,但因血液循环不足,仍有部分病例残留患肢功能障碍;对于老年患者或有严重动脉硬化者,因为侧支循环不良,不宜行动脉结扎术。
4.神经损伤
肩关节脱位合并神经损伤,最常见者为腋神经损伤,偶尔可见臂丛神经损伤。腋神经由臂丛分出后,行至肩胛下肌下缘,急转向后穿过四边孔出腋窝,绕肱骨外科颈发出肌支,支配三角肌和小圆肌。肱骨头向前脱位,肱骨头连带肩胛下肌向前移位,使腋神经受到牵拉和挤压伤。腋神经损伤后三角肌麻痹,肩外展功能障碍和肩外侧皮肤感觉障碍。
单纯腋神经损伤多为挫伤或牵拉伤,肱骨头复位3~5个月后多可恢复。多根臂丛神经损伤一般暴力较重,可残留有永久性功能障碍。
5.肩关节僵直
肩关节脱位后制动时间过长,或未及时正确地行功能锻炼,特别在中年以上及老年人,可造成关节囊的粘连和肌肉的萎缩,从而造成肩关节活动受限。故对40岁以上的患者,制动时间不宜太久,去除固定后应积极进行肩关节功能锻炼。
骨化性肌炎在肩关节较少见,可因反复暴力手法复位或强力活动引起,是影响肩关节活动的原因之一。另外,肩袖损伤和腋神经损伤,由于肩外展功能丧失,也会影响肩功能的恢复,应强调早期正确诊断、早期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