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感人群:无特定人群
就诊科室:骨科
症状表现:乏力,疲劳
传播方式:无传染性
先天性或发育性肩关节不稳定在儿童或青少年时期即出现症状,Ehlers-Danlo症患者则可能有遗传史或阳性家族史,特发性肩关节松动症(loose shoudler)多见于20岁左右的青年,女性明显多于男性,外伤后复发性肩关节脱位及盂唇损伤(Bankart lesion)多见于青壮年,且有急性外伤史,对青壮年因运动或作业损伤造成的肩关节半脱位也需除外肩袖损伤,对老年人损伤性盂肱关节不稳定也应考虑到在退变基础上发生肩袖破裂的可能性。
1.症状
疼痛:表现为肩部钝痛,在运动或负重时加重,关节失稳及弹响感;70%的患者自觉盂肱关节失稳及有弹响,常在上举或外展到某一角度时出现失稳感,并在负重时症状更明显,约半数以上患者有疲劳及乏力感,尤其是不能较长时间提举重物,约1/3患者有肩周围麻木感。
在盂肱关节复发性前脱位,脱位发生时有典型的畸形及功能障碍等表现,在外旋,外展位后伸时易发生,且复位较易,但症状不如急性肩关节脱位明显。
2.体征
检查时使患者充分暴露双肩,端坐于检查者对面,检查内容应包括:
(1)肌肉有否萎缩:如三角肌,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以及上肢带其他肌肉。
(2)关节活动范围:包括上举,外展,后伸以及被动内,外旋(和健侧同时进行,以便对比)的范围,在被动伸屈运动时及主动外展,上举时按触其关节前方以探知有无弹响或失稳振动感,如肩肱关节各方向均有过度活动则应进一步检查四肢其他关节。
(3)关节稳定性检查:前后方向推压肱骨头,以探知有无过度松动现象,在内旋位及外旋位分别向下牵引上臂,如肱骨头明显下移,肩峰与肱骨头之间出现明显凹陷,则说明有向下方向失稳(loosening),特发性肩松动症及肩袖间隙撕裂具有上述表现,肩前方及下方的不稳定是最常见的类型,少见的复发性肩后方脱位,存在后方不稳定,肱骨头易被推向后方。
(4)压痛部位:复发性肩前方脱位或Bankart lesion肩盂前方及前下方可存在压痛;肩袖损伤压痛常位于肩峰下和大结节近侧,肩袖间隙分裂于喙突外缘有压痛,被动外旋时疼痛加重,先天性发育不良以及麻痹性,随意性肩关节半脱位所致的肩肱关节不稳定往往无固定性压痛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