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康网
绝经期尿路感染病因
快速搜索
首页 > 妇产科 > 妇科 > 绝经期尿路感染 > 病因

绝经期尿路感染病因

易感人群:女性

就诊科室:妇科

症状表现:尿频,排尿不畅

传播方式:无传染性

(一)发病原因

老年女性尿路感染发生的原因:角化细胞减少,使阴道自洁作用降低,细菌易于在前庭和阴道内繁殖,女性虽然易发生尿路感染,但是否发病,主要取决于机体的内在因素,与机体抵抗力减弱,尿道解剖及生理特点改变及内环境异常有密切关系。

引起尿路感染的细菌多为革兰阴性杆菌,约占62.6%,主要包括大肠埃希杆菌及副大肠埃希杆菌,占60%~80%,其次依次为变形杆菌,克雷白杆菌,产气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等,革兰阳性球菌为33.6%,其中55.6%为葡萄球菌和链球菌,另外还可见真菌,病毒,寄生菌等,还有复杂因素或院内感染的尿路感染。

多数情况下,大肠埃希杆菌的感染限于下尿道,变形杆菌感染常见于上尿道,肠道菌群中,厌氧菌比需氧菌多得多,但由厌氧菌引起的尿路感染则极少见。

(二)发病机制

1.尿路防御功能

(1)卵巢分泌雌激素使前庭及阴道内pH值保持在4.5酸性环境,细菌不易繁殖,幼年或绝经后pH值可达7,在碱性环境下,细菌较易繁殖而发生感染。

(2)膀胱有规律地排尿,尿液不断流动,可稀释及排出进入膀胱的少量细菌,只要尿流通畅,膀胱排空正常,细菌在尿路内难以停留,因此残余尿越多,停留于膀胱内时间越长,发生尿路感染可能性越大。

(3)膀胱黏膜有杀菌能力,可分泌IgA,具有抗菌作用,尿液中高浓度尿素和有机酸不利细菌生长,膀胱黏膜内白细胞具有吞噬及杀灭细菌作用,尿液中类黏蛋白可阻止细菌黏附在尿路黏膜上。

(4)急性膀胱炎时,膀胱黏膜上皮可加快脱落,以加速消除黏附在膀胱黏膜上的细菌。

2.感染途径

(1)上行感染:正常情况下,尿道口常有细菌生长,并进入尿道,在排尿终末时,后尿道尿液可反流回膀胱,细菌随之进入膀胱,由于各种因素损伤了尿路黏膜防卫能力便引起炎症。

(2)血行感染:身体某处发生细菌感染,感染灶细菌进入血流,随血流循环到肾脏并形成多发性小脓肿,沿肾小管向下扩散而引起肾盂肾炎,仅见金葡菌败血症,约占3%。

(3)淋巴道感染:盆腔器官感染,阑尾炎,结肠炎时,细菌可通过淋巴管进入右肾,但极少见。

3.易感因素

(1)女性尿道短而宽,长约3.5cm,括约肌薄弱,细菌易侵入,加之女性尿道口与阴道及肛门靠近,如不注意外阴清洁,并有不良擦便习惯,会将细菌带入尿道口周围造成感染。

(2)妇科生殖道炎症易同时引起膀胱炎,尿道炎。

(3)雌激素具有维持膀胱及尿道黏膜完整性的重要作用,老年妇女若体内雌激素水平严重降低时,易引起萎缩性膀胱炎,加之阴道黏膜萎缩,并向内回缩,使尿道口也向内牵拉,因而易发生尿道炎,尿道肉阜及膀胱炎。

(4)任何因素破坏了输尿管开口瓣膜作用,当膀胱内压力增高时,尿液便向输尿管反流,容易把膀胱内细菌带到肾盂引起上尿路感染,成年人这种因素引起尿路感染占24.9%~30.4%,老年人糖尿病或神经性膀胱时常继发膀胱输尿管反流,反流在尿路感染的易感因素中约占8.3%,也是诱发上尿路感染主要原因。

(5)膀胱膨出造成膀胱与尿道生理角度的方向改变,每次小便均不易排尽,由于长期少量尿潴留,易导致泌尿系统感染。

(6)尿路应用器械检查或治疗时,常会损伤尿路黏膜,操作过程中如把细菌带入尿路,便利于细菌入侵,有报道因导尿引起感染发生率为1%~3%,其中重病卧床者达10%~15%,留置开放式引流管1天,感染率为5%,留置4天则难以避免尿路感染,导尿或留置尿管在老人尿路感染的易感因素中占6.6%,近年来已采用密闭式导尿装置,2周内可不发生感染,但是时间长了亦难以避免。

(7)全身性疾病,长期服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或使用免疫抑制剂等药物,均易发生尿路感染,老年女性生理衰退中亦伴随尿路局部及全身的免疫功能低下。

上尿路感染可发生于单侧或双侧肾脏,肾盂肾盏表面可见脓性分泌物,黏膜充血,水肿,黏膜下有细小炎症病灶,重症时可融合为小脓肿,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肾小管腔内有脓性分泌物,上皮细胞肿胀,坏死,脱落,部分严重者有广泛性出血,以形成浅表溃疡,但肾小球形态常正常。

下尿路感染没有发生解剖形态变化,急性膀胱炎可见膀胱黏膜充血,上皮细胞肿胀,黏膜下组织充血,白细胞浸润,少数重症病例出现膀胱黏膜点状或片状出血或黏膜溃疡。

相关疾病
盆腔肿瘤宫颈白斑卵巢破裂子宫内膜结核子宫肉瘤羊水过少羊水过多闭经乳房肿块卵巢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