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感人群:无特定人群
就诊科室:耳鼻喉科
症状表现:耳道异物,眩晕
传播方式:无传染性
根据异物大小、性质和部位,采用不同的取出方法。
(一)活动而不膨胀的小异物,可用生理盐水将异物冲出。但外耳道、鼓膜有损伤或穿孔禁用。
(二)植物性异物可在直视下用异物钩或耳刮匙取出,不宜用水冲洗,以免膨胀而取出困难。
(三)活动的昆虫类可先滴入油剂、酒精或乙醚使其死后用镊、钩或冲洗取出。
注意事项:
①并发急性炎症时,可先抗炎治疗后再取出异物,若异物影响炎症消退,可在消炎过程中酌情取出。
②取异物时操作必须轻巧熟练,不得盲目强行取出,以免损伤外耳道皮肤及鼓膜.特别对圆形光滑异物如豆类、玻璃珠等,切忌随意用镊、钳夹取,以免将异物推向深部。
③异物嵌顿于外耳道不易取出者,如创伤进入弹片等,可从耳后作乳突凿开术之切口,分离外耳道软骨部,然后取出异物。
④不合作儿童或异物嵌顿很紧难以取出者,可予以短暂的全身麻醉后取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