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感人群:无特定人群
就诊科室:肿瘤内科,肿瘤科,血液科
症状表现:肝脾肿大,淋巴结肿大
传播方式:无传染性
就诊科室:血液科 肿瘤综合科 肿瘤内科 内科 肿瘤科
治疗方式:药物治疗 支持性治疗
治疗周期:2-4个月
治愈率:40%
常用药品:苯丁酸氮芥片 消癌平片
治疗费用: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10000——50000元)
治疗:
此型之治疗与Ⅰ型免疫母细胞性淋巴腺病有所不同。目前多主张用化疗,但用药剂量宜小,以免引起继发感染而致死。可用小剂量糖皮质激素与小剂量长春新碱联合化疗,疗程因人而异。
在治疗过程中,若继发感染,则病原体多为革兰阴性杆菌,对此宜用足量的氨苄西林(氨苄青霉素)、庆大霉素等控制之,以延长生存期。
预后:
所有病人预后均不良,多在数月到两年内死亡。约20%的病例可转化为白血病,其肿瘤细胞类似异型淋巴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