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感人群:无特定人群
就诊科室:内科,外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
症状表现:定位体征,钝痛,水肿,复视,盲点
传播方式:无传染性
颅内高压的治疗:
颅内高压症的治疗取决于病因、颅内高压的程度和持续时间,颅内高压的程度与颅内病变的部位和范围密切相关。因此,应尽快弄清病因,从根本上解决颅内高压问题。
颅内高压症的治疗目标是:应将颅内压至少控制在250~300mmH2O以下;通过维持适宜的平均动脉压使脑灌注压达到60mmHg以上,保证脑部的正常功能活动;避免一切能够加重或促发颅内高压的不利因素。
一般措施
任何原因造成急性颅内高压症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有条件的情况下应当立即收入ICU积极抢救治疗。及时、适量的给予脱水治疗,有效的降低颅内压,使患者平稳渡过急性期,是急性颅内高压症抢救成功的关键。
急性颅内高压症的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抬高床头位置可降低脑静脉压和脑血容量,这是降低颅压的简单方法。理想的头位角度应依据患者颅内压监测的个体反应而定,头抬高15~30°是比较安全的,可使颅内压持续降低。保持颅内静脉回流通畅,应避免头部过高或颈部衣带过紧、头部位置不正和患者躁动不安现象,以防颅内压增高。保持环境安静、舒适,生命体征不稳者,并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呕吐时将患者的头颈保持侧位,以防误吸;保持气道通畅,防止气道阻塞、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并保证血氧饱和度实时监测,及时吸氧。
呼吸停止的患者除立刻进行人工呼吸,应迅速进行经口气管插管,气管内加压吸氧,并同时给予脱水剂,还需使用呼吸兴奋剂。心跳、呼吸同时停止者除立即进行气管加压吸氧,心室内注射盐酸肾上腺素外,应立即行心外按压。每日进液量不宜过多,一般控制在2000ml左右,静脉补液宜用5%葡萄糖液和0.45%氯化钠混合的低钠糖盐水,每日补钠量控制在5.6g为宜,注意监测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正确处理稀释性低钠综合征。合并应激性高血糖时可引起非酮性高渗性高血糖性脑病。
严重的高血压、低钠血症、贫血和癫痫发作都能引起颅内压增高,应给予相应的处理。
其他情况
不是所有的颅内高压都能表现出来,例如TBI患者伴有昏迷时并不能表现出头痛、恶心和呕吐,一些急性颅内高压症患者的视神经乳头并无水肿,单纯根据临床表现很难准确判断,因此,颅内压监测显得尤为重要。目前颅内压监测的方法主要有两种,经侧脑室置管监测颅内压和经硬膜传感测量颅内压方法,两种方法各有优缺点。对重度脑损伤患者应考虑颅内压监护,以动态观察颅内压变化,根据后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并监测治疗效果。颅内压监护需要较多的人力和物力,即使在有条件的医院,也应严格选择病例,适时适度的采用这一监测技术。
常规护理
1.按神经外科一般护理常规。
2.病人应该保持安静,绝对卧床休息,抬高床头15~30度。
3.呕吐者头偏向一侧,以防窒息,并观察记录其次数,内容物的颜色与量。
4.注意观察生命体征,神志,瞳孔及肢体运动改变,如发现头痛剧烈,呕吐频繁,血压升高,脉搏减慢,呼吸深慢,瞳孔不等大,对光反射迟钝,甚至意识不清,表示脑疝形成,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5.搬运及翻身时,动作要轻柔,防止颈部过屈,过伸及受压.坐起或大小便时切勿用力过猛,以免颅内压增高及脑疝形成。
6.凡有急性脑水肿,需要限制液体摄入量,成人每日入水量一般在2000ML以内,静脉补液速度不宜过快,20-30滴/分。
7.高热,尿崩,呕吐频繁及使用利尿脱水剂,激素药,应注意电解质平衡,按医嘱记录出入水量。
8.凡安放脑室引流管,形颅内压监护者,注意引流是否同畅,并按医嘱观察记录颅内变化,发现引流不通畅或颅内压急骤升高25-30MMHG.以上要及时通知医生。
9.保持大便通畅,3天未排大便者,根据医嘱予轻泻剂,或低压灌肠,禁用高压及大量液体灌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