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康网
镰状细胞性肾病治疗
快速搜索
首页 > 内科 > 肾内科 > 镰状细胞性肾病 > 治疗

镰状细胞性肾病治疗

易感人群:无特定人群

就诊科室:肾内科

症状表现:肾损害,剧痛

传播方式:无传染性

就诊科室:内科 血液科

治疗方式:药物治疗 支持治疗

治疗周期:3-5月

治愈率:80%

常用药品:硫唑嘌呤片 维生素E软胶囊

治疗费用: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5000——10000元)



中医药治疗

(1)中医对镰状细胞病肾损害发病机制的认识:镰状细胞病及其肾损害涉及中医之虚劳、痹证、黄疸和淤证,范围较广,表现多样。

中医认为本病的病因是:父母禀赋有缺,造成“小儿之劳,得于母胎”,脏腑不荣,气血不足,致幼年罹病故发育迟滞,体格瘦小。或先天不足,后天失养,素体虚弱,外感及邪毒湿热乘虚袭入,伤及气血,则气滞血淤,后病久气血两虚,气虚则血运无力,血行淤滞,皮肤坏死;淤于胆道而发黄,阻于经络则骨痛、关节痛、腹痛。伤及脏腑,脾肾亏损,肾虚则气血不能生化,肾精不藏出现蛋白尿、脾虚水湿不化,湿郁化热,亦发黄疸。旷日病深,脾肾虚劳,终于精气血俱虚。

(2)镰状细胞病肾损害的中医辨证治疗:其基本治疗原则是:益气养血、补肾健脾、清热利湿。本病是遗传性慢性疾病,以虚为主,病程中某些诱因使其加重溶血、黄疸、发热、表现虚中夹实,此时治疗应清热利湿补虚并重。脾肾两虚间以湿热、血淤,应健脾补肾、行气活血化淤。气血两虚时益气养血,辨证中重点是正虚邪实,治疗时要兼顾虚实。

①湿热内蕴型:

主证:身目发黄,尿色短黄重浊,或有发热,食少恶心,口渴不多饮,腰背酸痛,舌质淡,苔厚腻,脉濡数。

治疗原则:清热利湿,佐以益气养血。

基本方药:茵陈五苓散加味:茵陈蒿、桂枝、茯苓、白术、泽泻、猪苓、栀子、黄苓、车前草。

②气滞血淤型:

主证:关节肿痛,腹中有症积(肝脾肿大),胁肋作痛,有瘀斑,舌质暗,脉细。

治疗原则:理气活血,行瘀散结。

基本方药:复元活血汤合血府逐瘀汤:柴胡、天花粉、当归、红花、穿山甲、桃仁、川芎、赤药、牛膝、桔梗、甘草。

③脾肾两虚型:

主证:头晕耳鸣,心慌气短,食纳不佳,腹胀便溏,腰酸腿软,舌红少苔,脉细数。

治疗原则:补益脾肾。

基本方药:十四味建中汤:当归、白芍、白术、炙甘草、人参、麦门冬、川芎、肉桂、炮附子、肉苁蓉、半夏、炙黄芪、茯苓、熟地。

④气血双亏型:

主证:面色萎黄或恍白,骨节疼痛,气短无力,神疲懒言,肌肉瘦削,舌胖淡,苔虚白,脉细微。

治疗原则:益气养血。

基本方药:补中益气汤加味:人参、黄芪、白术、陈皮、柴胡、升麻、甘草、当归扁豆、阿胶。

医治疗方法

治疗

本病的治疗原则包括镰状细胞病的治疗和肾损害的治疗。镰状细胞病的治疗以抗镰变、解除镰变、降低血黏度和对症治疗为主,同时避免加重镰变的因素;肾损害则以对症治疗为主。

1.药物抗镰变 镰状细胞病目前尚无根治方法,药物可能使镰变逆转,但不能矫正其遗传缺陷。药物抗镰可解除镰变,降低血黏度,从而改善微循环,增加血液灌注,提高组织氧供,减轻肾损害,缓解临床症状。杂合子镰状细胞病一般毋需治疗,因杂合体溶解度为35%~68%,溶血程度较低。

理想的抗镰变药物至今仍未见,下列抗镰变药物可供参考使用。

(1)硫酸锌:有抗镰变作用,但长期使用会发生低铜血症。

(2)双氢麦角碱(海特琴,氢化麦角碱):是一种血管扩张剂,加强对α受体阻断作用,减少血管收缩,有助解除镰变红细胞凝聚引起的小动脉痉挛,疏通微循环,改善缺氧状态,使疼痛症状减轻。肌内或皮下注射0.3mg/次,1~2次/d;或1~2mg/次,3次/d,饭后即服。

(3)30%尿素蔗糖溶液:尿素通过分解血红蛋白中疏水的分子键而干扰镰状细胞的形成过程。静脉点滴1~1.5g/(kg·d),肾功不全者忌用。

(4)甲基二乙酰二亚胺:通过作用于血红蛋白与红细胞膜,使红细胞不易失钾并提高氧亲和力。

(5)氨甲酰磷酸:作用与氰酸盐相似,使血红蛋白分子氨基酸末端的缬氨酸甲酰化,抑制HbS凝胶化的特性,提高血红蛋白的氧亲和力,具有抗镰变作用。该物质可在体内合成和利用,在正常代谢中降解,是治疗本病很有前景的药物。

(6)5-氮胞苷(5-Azacytidine):具有抗镰变作用,该药令γ珠蛋白基因重新表达,使DNA去甲基,增加了红细胞内HbF,减少了HbS含量,但有一定毒性。

(7)Nootropyl(内含吡拉西坦,茴拉西坦):有人报告对一般患者有巩固疗效作用。

2.避免加重镰变的因素 缺氧、劳累、感染、脱水、发热、受寒或酸中毒等因素均会促发红细胞镰变。忌在缺氧环境(高山、深井)中活动。某些病人在夜间、感染和受凉时镰变加剧而大量溶血,甚至诱发急性危象。受寒时血管收缩,血流缓慢,血氧能力降低,红细胞发生镰变,因此要防止受凉。有感染时及早控制,肺部感染或心力衰竭时,充分吸氧,维持高的血氧饱和度亦很重要。脱水则血液浓缩呈高渗状态,也使镰变加重,要及时补充液体。酸中毒亦然,应给予口服或静滴碳酸氢钠纠正。此外下列因素会使本病加重,如妊娠、腹部手术,手术出血过多及麻醉过深(血氧分压降低)等,全麻手术时要保持呼吸道通畅,充分供氧,保障血氧氧合作用,如能局麻更适宜。总之从 各个方面注意加强防治。

3.急性危象的处理 由于某些促发因素的作用,突然严重溶血产生急性危象时,尽早输血输液,全身保暖。如危象持续不解,可行换血疗法,将HbS减少至50%~25%以下。吸氧或高压氧有一定效果,变形的红细胞是可逆的,与氧重新结合时,其正常形态恢复。周健国报道低分子右旋醣酐及丹参静滴7~14天为一疗程,使急性发作1周内获得控制,发热、黄疸减轻。另有作者报道,在危象时,静注山莨菪碱10mg,4次/d,症状缓解后改肌注10mg,每周2次,维持6个月。山莨菪碱增加细胞流动性,使细胞硬化改善,保护细胞膜,延长寿命,使溶血和梗死症状改善。

4.对症治疗

(1)多数主张多饮水、高钠饮食,使水分摄入增加,或静脉补充液体、静滴低分子右旋糖酐500ml加山莨菪碱20mg,1次/d,7~10天为一疗程。使血黏度降低,改善肾髓质微循环较为有利。有报道长期口服丹参、鸡血藤可使骨关节痛、腹痛减轻,并可使病情稳定,且无副作用。

(2)山莨菪碱(654-2):肌内注射, 10mg/次,2次/d,连用20天。间歇1周再给第2个疗程20天,2~3个疗程后贫血及梗死症状均缓解,以后改为10mg肌内注射,每周2次,维持6个月。发生危象者静脉注射山莨菪碱(654-2)10mg/次,4次/d。山莨菪碱(654-2)能增加红细胞膜的流动性,使红细胞僵硬得到改善,保护细胞膜,延长红细胞寿命,使溶血及梗死现象获得改善。

(3)利尿剂和止血药的应用:血尿明显、持续时间长者,可用髓襻利尿剂如呋塞米和布美他尼(丁尿胺)或甘露醇渗透利尿,并口服碳酸氢钠碱化尿液。也可用氨基己酸(静滴2~4g/d)或云南白药止血。

(4)抗生素的应用:有尿路感染、肾盂肾炎时,应及时使用抗生素如氨苄西林(氨苄青霉素)、头孢拉定、头孢哌酮等控制感染。抗生素的应用对保护肾脏,改善预后十分重要。预防感染,低盐饮食及多饮水也是重要治疗措施。儿童发热时要及时补液,以防危象的发生。

(5)镇痛药的应用:疼痛剧烈时可口服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可待因等。维生素E、维生素C系抗氧化剂,可以减少镰状细胞对过氧化的反应。

(6)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的应用:能降低肾小球毛细血管内压,改善基底膜通透性,可减少尿蛋白的排泄,因为肾脏病的损害因素可能主要是血流动力学因素,长期的ACEI类药的治疗可延缓病变的发展,预防及延缓肾衰竭的发生。

(7)贫血的治疗:慢性溶血性贫血可酌情输血,轻度和中度贫血可不输血,一般患者已适应慢性贫血,长期输血会带来较多弊端。促红细胞生成素常无效。妊娠时加服叶酸10mg,3次/d。儿童患者早期适量输血,既能纠正贫血,也有利于纠正尿液浓缩功能障碍。

(8)肾小管酸中毒的治疗,口服碳酸氢钠或枸橼酸合剂纠正。

(9)透析及肾移植:在镰刀细胞贫血患者中,肾移植的生存率与普通肾移植是基本相似的,此类患者若发生肾功能衰竭,透析及肾移植都是可以实行的,但长期生存率则由于多系统的并发症而较低。就目前移植后的死亡率来看,肾移植是值得推荐的,但移植后仍有较多患者发生镰状细胞危象。

(10)基因工程:对镰状红细胞病有条件时可应用基因工程进行治疗。

相关疾病
肾结核尿失禁肾囊肿肾炎妊娠合并多囊肾妊娠期急性肾功能衰妊娠合并慢性肾小球肾性失镁妊娠合并急性肾小球肾动脉血栓形成和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