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感人群:女性
就诊科室:血液科
症状表现:皮肤紫癜,瘀斑
传播方式:无传染性
1.血小板计数 急性型常<20×109/L,慢性型多在(30~80)×109/L,由于血小板减少,故出血时间延长,血块收缩不良,束臂试验阳性,除大量出血外,一般无明显贫血及白细胞减少。
2.血小板形态及功能 外周血小板形态可有改变,如体积增大,形态特殊,颗粒减少,染色过深,周围血中巨大血小板为一些较幼稚的血小板,它反映了血小板更新加速。
3.骨髓检查 骨髓巨核细胞数正常或增多,急性型者幼稚巨核细胞增多,但产生血小板的巨核细胞均明显减少,慢性型者巨核细胞多显著增多,但胞质中颗粒减少,嗜碱性较强,产生血小板的巨核细胞明显减少或缺如,胞质中出现空泡变性,在少数病程较长的难治性ITP患者,骨髓中巨核细胞可减少。
4.血小板抗体 急性型的血小板表面相关抗体(PAIgG)比慢性型者高,其升高为暂时性,在血小板上升前PAIgG已迅速下降,甚至恢复正常,缓解期病人,持续高水平PAIgG,提示血小板代偿性破坏,病人易复发,切脾后PAIgG降至正常,如仍然升高,则表示抗体在肝脏产生,或有副脾存在,一般而言,PAIgG高低和血小板计数相关,但有假阳性或假阴性。
根据病情,临床表现,症状,体征选择B超,X线,CT,MRI,肝肾功能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