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感人群:无特定人群
就诊科室:普外科
症状表现:疼痛,麻木,麻痹
传播方式:无传染性
1.疼痛:肢体受伤时可以产生疼痛,若合并血管损伤导致肢体缺血,可产生剧烈性疼痛.疼痛呈持续性,随时间延长而逐渐加重,直到肢体发生坏死后,疼痛方可被组织坏死吸收后的全身中毒症状所掩盖.疼痛主要机制是伤肢远端缺血、缺氧所致.
2.麻木、麻痹:周围神经及肌肉组织对缺血、缺氧非常敏感.当肢体发生急性严重缺血时,皮肤感觉会很快减退或消失,肌肉无力并很快出现麻痹.
3.出血、贫血及失血性休克.
4.肿胀与血肿:无论开放还是闭合性血管损伤,局部多有较大的血肿.若为开放性损伤,尚可伴有伤口难以控制的大出血.血管损伤后,肢体亦会很快肿胀起来,随着时间的拖延,如损伤没有得到处理、血液循环没有恢复,肢体肿胀会加剧.其机制是组织损伤、血液运行不畅和静脉血流受阻.
5.皮肤颜色的改变:周围血管损伤,肢体远端血运发生障碍,如静脉损伤、静脉回流受阻、血流淤滞,皮肤明显发绀,随着时间延长则发绀加重;如是动脉受损,血液循环受阻,肢体远端皮肤苍白.
6.皮温变化:由于血流中断或缓慢,皮温立即下降.但在测皮温时,必须与健侧肢体皮温相对照,如患侧皮温较健侧皮温低2℃时表示血流已经缓慢,若低于4℃,则说明患侧已经有严重的血流障碍.
7.无脉:动脉损伤后于相应动脉的远端不能触及动脉搏动.
8.搏动性血肿形成:此情况多发生在闭合性损伤中,由于受损伤的动脉血管壁的破裂,而较多的血液淤积在动脉血管周围的肌肉筋膜组织中,形成血肿,动脉管壁的裂口与血肿相通,血管和血肿都随着心脏的搏动而搏动,常可听到血流的杂音.晚期血肿可形成假性动脉瘤及动静脉瘘.有收缩期杂音和搏动者,多为搏动性血肿或假性动脉瘤,杂音为连续性者,多为动静脉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