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感人群:无特定人群
就诊科室:内科,消化内科
症状表现:肠麻痹,食欲缺乏
传播方式:无传染性
(一)发病原因
EPEC形态,生化与普通大肠埃希杆菌相同,两者之鉴别主要依靠血清型之不同,EPEC有13个常见血清型,0111最多,占总病例数之40%~50%。
(二)发病机制
EPEC比较肯定的致病性是它们对肠道表面具有黏附能力,病原菌经口进入小肠,在十二指肠,空肠,回肠上段生长繁殖,紧密黏附于肠上皮细胞表面,或嵌入肠上皮细胞表面的凹陷中,使黏膜呈特征性损伤,局部微绒毛萎缩,肠功能紊乱,甚至导致肠黏膜坏死,溃疡,出现腹泻,此外,EPEC尚可产生非洲绿猴细胞毒素(VT),引起肠上皮细胞向肠腔分泌液体,全身脏器均可出现非特异性充血,水肿,以心,肝,肾,中枢神经系统较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