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感人群:无特定人群
就诊科室:内科,消化内科,外科,肝胆外科
症状表现:反复出血,胃肠道出血
传播方式:无传染性
1、粪便检查:镜检见红细胞多为下消化道出血;自细胞或脓细胞为炎症性肠病;查见虫卵或滋养体,或培养出致病菌有利于诊断。粪便隐血检查有助于发现无症状的结肠癌及其他胃肠道恶性肿瘤,常用方法有愈创木酚法及免疫化学法,前者除血红蛋白所含过氧化酶可致阳性外,其他多种非特异氧化剂或非血红蛋白过氧化酶均可致阳性,因此,检查前3天应禁食带血的肉类,多种蔬菜尤其是生蔬菜,非固醇类抗炎药及维生索C等,免疫化学法虽然简便也不昂贵,对下肠道少量出血即可阳性,但上消化道即使多量出血也可不出现阳性,可能因血红蛋白已经过消化改变了免疫原性所致。
2、血红蛋白和血细胞比容:有助于估计失血程度。
3、血尿素氮测定:多不升高,可与上消化道出血鉴别,有人报道,下消化道出血患者,血尿素氮/血肌酐mm01、比值有意义,95%下硝化道出血4、肛指检查:可发现肛门,直肠疾病。
5、小肠或结肠钡剂灌肠:对肿瘤,憩室和炎症等肠道疾病诊断价值较大。
6、小肠镜或纤维结肠镜检查:对钡餐或钡剂灌肠难发现的病变,如小肠或结肠的血管增生不良,小肠平滑肌瘤或肉瘤,美克尔憩室,放射性小肠炎,直肠孤立溃疡,门脉高压性结肠静脉曲张,放射性结肠炎,粪流转向性结肠炎,缺血性结肠炎等诊断有帮助,但小肠镜检查目前应用不普遍。
7、腹腔动脉和肠系膜上下动脉造影:对血管畸形和肿瘤等诊断的价值很大。
8、核素扫描:以99mTc标记红细胞,静脉注射后,腹部扫描可判断出血部位, 15Cr标记红细胞注入静脉,测定大便中51Cr含量可判断出血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