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康网
眼眶击出性骨折病因
快速搜索
首页 > 骨科 > 眼眶击出性骨折 > 病因

眼眶击出性骨折病因

易感人群:无特定人群

就诊科室:骨科

症状表现:视力障碍,眼睑浮肿

传播方式:无传染性

   据Crumley(1977)324例致伤原因统计,车祸占65%,拳击16%,钝器伤11%,跌伤6%,其他伤2%。  

   其发生机理如下:  

   (一)眶内压骤增学说  

   眼前部受到钝器撞击,眶内组织向眶尖部挤压,眼内压急剧上升,压力传至眶壁,致眶壁薄弱处发生骨折,可使眶内软组织如眶周围脂肪,下直肌和下斜肌疝上颌窦内,并被嵌顿。  

   Cramer等(1965)根据外伤的轻重,将眶底骨折的伤情分为以下5种:  

   1、线型无骨折片移位。  

   2、天窗型移位的骨片常在内侧部保持连接,另一端突入上颌窦内,呈天窗状。  

   3、嵌板型肌折成为多数碎片,致眶底下坠如吊床状。  

   4、凿开型骨折片落入上颌窦内。  

   5、眶底全部脱离。  

   (二)眶壁屈曲学说  

   1974年Fujino通过眼眶部力学模型实验提出此种学说,认为眶内压骤增不能立刻引起眶底骨折,作用于眶缘外力先使整个眶壁发生一过性变形屈曲,尔后造成骨折,影象诊断和眶内壁型骨折支持此种学说,作者认为,此学说实为眶内压骤增学说的延续,可以合二而一。  

   眼底从内向外是向下倾斜,故眶底最低处位于其前外部3mm的凹陷中,在眶各壁的前后径中此处最短,平均为47mm,眶底大部由上颌骨眶板和颧骨眶面组成,约占眶底内外各半,此外尚有一小部分为腭骨眶突。  

   在上颌骨眶板与颧骨眶极之间为眶下沟,向后与眶下裂相联,向前构成眶下管,其外孔位于眶下缘下方约4mm处,有眶下神经和眶下动脉通过,故眶底骨折常发生颊部麻木,眶下沟接近眶下裂内侧1~3mm处骨壁最薄,为发生骨折的常见之处。  

   眼下直肌接近眶底,但至眶底前部则由眼下斜肌及眶内脂肪秘隔开,供给下直肌的神经由该肌中后1/3交界处进入其上部,故在多数眶底骨折病例中不易损伤下直肌神经,而只有下斜肌和下直肌受累。  

   眶内侧壁的筛骨纸样板最薄,为0.2~0.4mm,故眶底骨折常伴有眶内侧壁骨折。  

相关疾病
肘关节脱位骨关节炎粉碎性骨折肌肉萎缩扁平足半月板损伤骨折关节炎佝偻病腱鞘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