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感人群:女性
就诊科室:妇产科,妇科
症状表现:腰酸,下腹坠痛
传播方式:无传染性
(一)发病原因
本病多由于分娩或剖宫产时宫颈或阴道上端的撕裂,困难的宫颈扩张术时宫颈撕伤,经阴道的子宫全切除术时阴道断端周围的血肿以及人工流产术中误伤子宫及宫颈侧壁等情况时细菌进入发生感染。
盆腔结缔组织炎的病原体多为链球菌,葡萄球菌,大肠埃希杆菌,厌氧菌,淋菌,衣原体,支原体等。
1.链球菌:为革兰阳性链球菌,其中以乙型链球菌致病力最强,能产生溶血素和多种酶,使感染扩散,脓汁较稀薄,呈淡红色,量较多,本菌对青霉素敏感,B族溶血性乙型链球菌常见于产后的子宫感染。
2.葡萄球菌:产后,剖宫产术后,妇科手术后的感染,伤口有葡萄球菌,分金黄色,白色,柠檬色3种,致病力强,脓液色黄,稠,无臭,对一般常用的抗生素易产生耐药,根据药敏试验用药较理想,耐青霉素金黄色葡萄状球菌对先锋霉素V号,克林霉素,万古霉素及氯霉素等较敏感。
3.大肠埃希杆菌:是革兰阴性菌,本菌一般不致病,但如机体衰弱,有外伤,或手术后,也可引起较严重的感染,常与其他细菌发生混合感染,脓液稠,厚并带有粪臭,对氨苄西林(氨苄青霉素),阿莫西林(羟氨苄青霉素),头孢菌素及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均有效,但易产生耐药菌株,最好根据药敏试验用药。
4.厌氧菌:在急性盆腔结缔组织炎时,可见到消化链球菌属Peptostreptococcus),脆弱类杆菌(Bacteroides fragilis),此类细菌多来源于结肠,直肠,阴道及口腔黏膜,易形成盆腔脓肿,感染性血栓静脉炎,脓液有气泡,带粪臭,有报道,70%~80%脓肿的脓可培养出厌氧菌,用药方面应使用兼顾厌氧菌及需氧菌的抗生素如青霉素,克林霉素,先锋霉素V号(cephalothin),二代及三代头孢菌素,甲硝唑等。
(1)脆弱类杆菌:为革兰阴性杆菌,常伴有严重感染并易形成脓肿,脓液常带粪臭,显微镜下,可见到多形性,着色不均匀的革兰阴性杆菌,本菌对青霉素,第一代先锋霉素及氨基糖苷类药物不敏感,对甲硝唑,克林霉素敏感。
(2)消化链球菌与消化球菌:为厌氧性革兰阳性球菌,致病力较强,多见于产后,剖宫产后及流产后的输卵管炎,盆腔结缔组织炎,脓汁带粪臭,可见到革兰阳性球菌,本菌对甲硝唑,克林霉素,头孢菌素敏感。
5.结核菌:多见于其他脏器的结核,发生于盆腔结缔组织炎者少见。
6.性传播性疾病的病原体:淋菌,衣原体及支原体为20世纪80年代妇产科医生引起关注的病原体,衣原体是一种不同于病毒的,在宿主细胞内发育繁殖的微生物;支原体属(Mycoplasma)是一种介于细菌与病毒之间的微生物,无细胞壁,呈高度多形性,是正常菌群的一种,对四环素敏感,在急性盆腔结缔组织炎中有时可发现这种病原体。
(二)发病机制
发生急性盆腔结缔组织炎后,局部组织出现水肿,充血,并有多量白细胞及浆细胞浸润,炎症初起时多发生于生殖器官受到损伤的部位,如自子宫颈部的损伤浸润至子宫颈的一侧盆腔结缔组织,逐渐可蔓延至盆腔对侧的结缔组织及盆腔的前半部分,发炎的部分易化脓,形成大小不等的脓肿,如未能及时控制,炎症可通过淋巴向输卵管,卵巢或髂窝处扩散,由于盆腔结缔组织与盆腔内血管接近,可引起盆腔血栓性静脉炎,现在广谱抗生素较多,群众对疾病的认识较前广泛,能早期来院治疗,发生血栓静脉炎者已不多见。
如阔韧带内已形成脓肿未及时切开排脓引流,脓肿可向阴道,膀胱,直肠自行破溃,高位脓肿也可向腹腔破溃引起弥漫性腹膜炎,脓毒症使病情急剧恶化,但引流通畅后,炎症可逐渐消失,如排脓不畅,也可引起发生长期不愈的窦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