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康网
虹膜角膜内皮综合征病因
快速搜索
首页 > 五官科 > 眼科 > 虹膜角膜内皮综合征 > 病因

虹膜角膜内皮综合征病因

易感人群:女性

就诊科室:眼科

症状表现:瞳孔变形,眼痛

传播方式:无传染性

(一)发病原因

虹膜角膜内皮综合征的确切病因至今尚未明了,ICE综合征患者缺乏阳性家族史,青年或中年期发病以及组织学狄氏膜层充分发育等,提示本综合征是获得性疾病,早期提出过下列一些原因包括:虹膜基质炎症,血管异常和缺血,角膜内皮增殖性变性,进行性角膜内皮瘤病,神经嵴细胞分化异常等,在ICE综合征患者角膜标本内皮细胞层中发现淋巴细胞后,曾提出慢性炎症及病毒病原学的假设,然而淋巴细胞亦曾在角膜后部多形性营养不良或遗传性角膜疾病的内皮细胞层中被发现。

(二)发病机制

由于很少有家族史以及角膜组织学的明显改变,而又出现在出生后,故认为系后天获得性眼病而不是遗传性或先天性眼病,根据临床及组织病理学目前的研究,有以下几种学说:

1.Campbell膜学说:Rochat与Mulder观察到虹膜根部与角膜周边部粘连在一起,瞳孔向粘连侧移位,与其相对的虹膜侧受到牵拉伸展变薄,与此同时又有一单层由内皮细胞组成的玻璃膜,覆盖着病变区的虹膜角膜角及虹膜,Campbell基于对82例原发性虹膜萎缩的临床观察及10例眼球摘除标本的组织学研究,提出了膜学说,指出其基本病变始于角膜内皮异常,表现为角膜水肿,并有一单层内皮细胞及类后弹力层组织组成的膜,越过开放的虹膜角膜角,向虹膜延伸,覆盖于虹膜前表面,随着此膜的收缩,导致虹膜周边前粘连,小梁网被膜遮盖,房角关闭,瞳孔变形且向周边虹膜前粘连显著的象限移位,与其相对应象限的虹膜被牵拉而变薄,重者形成虹膜裂孔,与此同时发生继发性青光眼。

2.缺血学说:虹膜供血不足可能为原发性进行性虹膜萎缩的发病机制,有人认为虹膜血管硬化而缺血,也有人提出系局部炎症的毒素引起虹膜缺血,还有人认为虹膜开大肌的节段性缺血引起某象限开大肌萎缩,瞳孔向其相对应象限方向移位,最后虹膜周边前粘连及膜形成而导致青光眼。

3.神经嵴细胞(neural crest cells)学说:神经嵴细胞系间叶组织,分化成角膜内皮及实质层,在角膜内皮显微镜下,早期的ICE综合征内皮细胞明显缩小,与婴儿时期的相似,因而推测由于原始的神经嵴细胞异常增生,导致各型的ICE综合征。

4.病毒感染学说:由于在角膜内皮细胞层观察到了淋巴细胞的存在,推测可能为病毒引起的慢性炎症,虽然对ICE综合征患者的血清学检查未证实Epstein-Barr病毒感染,但对ICE患者的角膜标本经PCR检测,发现在角膜内皮细胞层内有单纯疱疹性病毒的DNA,而正常人的角膜及其他慢性角膜病患者的标本中无此发现。

除以上学说外,尚有炎症学说和原发性虹膜缺陷学说,即认为本病由眼内的低度炎症引起,但大多数临床病例,不仅无活动性炎症反应,且组织学检查也不支持炎症;原发性虹膜缺陷学说认为与局部营养障碍,开大肌缺失等虹膜缺陷有关。

当今在以上众多学说中,以Campbell膜学说最受重视。

相关疾病
近视眼干眼症沙眼散光红眼病白内障青光眼麦粒肿V型外斜视V型内斜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