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感人群:儿童
就诊科室:内科,肾内科
症状表现:夜尿增多,淋巴结肿大
传播方式:无传染性
肾脏具有五大功能,即排泄代谢废物、重吸收有用的滤过物质、水电解质平衡、酸碱平衡和内分泌功能。肾小管间质系统占肾脏总体积的95%左右,肾小管间质是完成这些功能的主要部位。所以TIN时可表现为这五大功能的缺陷。
1.普通尿液检查
(1)尿沉渣检查:尿沉渣的改变随原发病而异,一般尿沉渣可见到中等量红细胞、白细胞、肾小管上皮细胞及管型。肾小管上皮细胞及其管型对TIN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肾小管上皮细胞在正常人尿沉渣中不易见到,如有发现则是肾小管受损的直接证据。正常人只有在浓缩的酸性尿中可见少量透明管型。任何情况下在尿中发现细胞管型或颗粒管型、在非浓缩酸性尿中也出现透明管型或在浓缩酸性尿中出现大量透明管型都提示肾实质受损。由感染引起者,尿中白细胞较多,中段尿培养可阳性。由药物过敏引起者,1/3患者尿沉渣中有嗜酸性细胞,血中嗜酸细胞也可以增高。
(2)尿蛋白分析:单纯TIN每天尿蛋白量通常小于1.5g,而且是一种肾小管性小分子蛋白尿,可进行小分子蛋白定量检查或尿蛋白圆盘电泳。
2.肾功能试验 ATIN时,肾功能减损多为一过性;而CTIN时肾功能减损为持续性。小管间质功能的减损尤为显著。功能损伤的形式和程度与致病因子对肾小管间质的损伤部位和程度有关。
(1)肾小管主动排泌功能下降:有些物质(有机阴离子)从肾脏排泄时,肾小球滤过的同时近端小管还主动排泌。肾小管主动排泌功能下降后,可出现血尿酸浓度升高,某些阴离子药物的肾排泄率也减慢。临床上做酚红排泄试验时其清除率下降。目前临床上使用较普遍的是酚红排泄试验,一般认为该试验结果异常说明近端小管上皮细胞排泌功能下降。在实际临床应用过程中,酚红排泄试验有下列缺陷:
①受有效肾脏血浆流量的影响。
②受健存肾单位数[或肾小球滤过率(GFR)]的影响。总酚红排泄率=单个肾单位酚红排泄率×肾单位总数总酚红排泄率=单个肾单位酚红排泄率×肾单位总数。
③受到留尿方法精确性的限制。
(2)肾小管重吸收功能下降:正常情况下肾小球滤过的小分子有用物质如氨基酸、葡萄糖以及小分子球蛋白等,经过近端小管时几乎都被重吸收,很少丢失。近端肾小管受损后,重吸收功能下降,可出现小分子蛋白尿、氨基酸尿或糖尿。严重者,近端肾小管重吸收功能全面崩溃,表现为范可尼(Fanconi)综合征(同时出现葡萄糖、氨基酸及碳酸盐的重吸收障碍)。目前临床上常用于检查肾小管重吸收功能的方法有:
①尿β2微球蛋白排泄率:在血清β2微球蛋白浓度正常的情况下,尿排泄增多提示近端肾小管重吸收小分子蛋白质功能下降。尿溶菌酶检查的临床意义与β2微球蛋白相似。但是,在轻到中度慢性肾衰竭时,肾单位数减少有时可以抵消近端小管重吸收小分子蛋白质功能下降的影响:总β2微球蛋白排泄率=单个肾单位β2微球蛋白排泄率×肾单位总数总β2微球蛋白排泄率=单个肾单位β2微球蛋白排泄率↑×肾单位总数总β2微球蛋白排泄率=单个肾单位β2微球蛋白排泄率×肾单位总数↓总β2微球蛋白排泄率=单个肾单位β2微球蛋白排泄率×肾单位总数。
②尿蛋白圆盘电泳:在血浆小分子蛋白质浓度无异常升高时,尿蛋白圆盘电泳(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显示小分子蛋白为主的蛋白尿,也提示近端肾小管重吸收小分子蛋白质功能下降。
③葡萄糖最大重吸收试验:从近端小管到远端小管都有重吸收葡萄糖的功能,但主要在近端小管。所以,肾小管受损,极易引起肾性葡萄糖尿。与β2微球蛋白排泄率的原理相似,葡萄糖最大重吸收功能受到肾单位总数及单个小管功能双重因素的影响。所以,葡萄糖最大重吸收试验结果异常或正常的确切临床意义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④尿液氨基酸检查:肾小管氨基酸重吸收功能下降后尿中氨基酸排泄显著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