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康网
新生儿先天性弓形体感染治疗
快速搜索
首页 > 儿科 > 小儿内科 > 新生儿先天性弓形体感染 > 治疗

新生儿先天性弓形体感染治疗

易感人群:儿童

就诊科室:其他科室,小儿内科

症状表现:黄疸,全身感染中毒症状

传播方式:消化道传播,母婴垂直传播

感染发生越早,胎儿感染的严重程度越重,导致流产、死胎、死产。研究表明90%的患儿以后出现了视力、听力损害和发育迟缓问题。因此,先天性弓形体病患儿应在出生后第1年内及时治疗,并定期进行检查,降低疾病的危害。对确诊为先天性弓形体病,不管有无症状,均应给予治疗。

A目前首选乙胺嘧啶和磺胺嘧啶联合用药。磺胺嘧啶能竞争二氢叶酸合成酶使二氢叶酸合成减少,乙胺嘧啶是二氢叶酸还原酶抑制剂;两药均使虫体核酸合成障碍而抑制其生长,故两药联用具有协同作用。

用药:磺胺嘧啶 100mg/(kg?d),分4次口服。

用药:乙胺嘧啶 第1天剂量0.5mg/kg,分2次口服,第2天起剂量减半,1次口服。乙胺嘧啶有骨髓抑制作用,故应同时加服叶酸5mg/次,3次/d,口服。

以上两药联用疗程最短1个月,超过4个月疗效较佳。

B.克林霉素(氯林可霉素) 可渗入眼组织中,浓度较高,治疗眼弓形虫病疗效较好。

用药:克林霉素10~25mg/(kg?d),分3~4次口服,疗程4~6周,可间隔2周后再重复1个疗程。

C.螺旋霉素 可与弓形体核糖核酸结合抑制tRNA,使蛋白合成障碍,产生抗虫体作用。螺旋霉素在脏器和胎盘中的浓度高,无致畸作用,具有安全、毒副作用小,且能有效的控制弓形虫经胎盘播散,目前已广泛用于妊娠期获得性急性弓形体病。与螺旋霉素同类的阿奇霉素亦有类似效果。

[预后]

严重先天性感染预后多恶劣。单纯淋巴结肿大型预后良好。眼部弓形虫病常反复反应。

取决于宿主的免疫功能状态以及受累器官。先天性弓形体病表现为多脏器受损,易发生各种畸形和后遗症;出生后无症状者,经3~20年后,也可出现智力发育不全、听力障碍、视网膜脉络膜炎等。

成人免疫功能缺损(如有艾滋病、恶性肿瘤、器官移植等),弓形虫病易呈全身播散性,预后亦差。

相关疾病
小儿腹泻小儿营养不良新生儿呕吐小儿发烧鹅口疮小儿锌缺乏症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乳汁吸入性肺炎脐膨出-巨舌-巨体综合新生儿臂丛神经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