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感人群:儿童
就诊科室:内科
症状表现:嗜睡,呼吸困难,寒战,凝血障碍
传播方式:无传染性
(一)治疗
DIC的治疗必须注意对病情作具体的分析,根据不同的矛盾采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在凝血为主要矛盾时,应以抗凝为主;在低凝期出血难止时,应输新鲜血,给予止血药,若促凝因素仍然存在则可给以少量抗凝,活血化瘀之剂;在纤溶亢进造成出血不止时应给以抗纤溶药物,但不宜过多,DIC病人给予肝素治疗取得良好效果已有10余年的历史,剂量为0.5~1mg/kg,静脉点滴每4~6小时1次,将凝血时间控制在15~18min左右,直至血液恢复正常,原病已被控制,DIC不再进行,静脉用药时以均匀点滴为妥,除高凝严重者外不可静脉推注肝素,现在主张用微量肝素0.25~0.5mg/kg,每12小时皮下注射,低分子量肝素(LMH):75U/(kg·d)用于临床,在低凝期出血严重时如促凝因素已不复存在则可不用肝素,最近国外报道采用抗凝血酶Ⅲ及低分,不应用药制止,除非纤溶过分亢进造成难以控制的出血,但用药必须适当,否则对微循环的解决不利,山莨菪碱(654-2),东莨菪碱和阿托品能显著改善微循环,在DIC的治疗中取得良好效果,低分子右旋糖酐及脉通等对疏通微循环有显著疗效,对亚急性及慢性DIC,可用双嘧达莫(潘生丁)血府逐瘀汤,双香豆乙酯(新双香豆素)等,在急性DIC治疗中以上诸法失败时可采用换血疗法,目前国外在研究一些新制剂治疗DIG,如阿加曲班(MCI-9038),巴曲酶(Batroxobin),Moutan Cortex,Pentasac-charide,FOY,FUT-175,二苄明(Dibenamine),Dihydroerg-otamine等,但仍在实验阶段,对急性DIC除上述治疗外,必须积极治疗原发病,纠正酸中毒,纠正水和电解质的紊乱,保持呼吸道通畅吸入氧气,给以适量的强心药;避免应用血管收缩药和使血液黏稠的药物。
(二)预后
急性和慢性DIC预后迥异,急性DIC病死率为50%~80%,慢性DIC患者预后可因原发疾病不同而异,但较急性DIC为好,无论急,慢性DIC,尽早去除诱因是改善预后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