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康网
脊髓性肌萎缩症症状
快速搜索
首页 > 神经科 > 神经内科 > 脊髓性肌萎缩症 > 症状

脊髓性肌萎缩症症状

易感人群:男性

就诊科室:

症状表现:脊髓性肌萎缩,肌肉萎缩,肌张力减低

传播方式:无传染性

1、SMA-Ⅰ型 亦称Werdnig-Hoffmann病.约1/3病例在宫内发病,其母亲可注意到胎动变弱.半数在出生1个月内起病,几乎所有病例均在5个月内发病.发病率约为1/10000出生婴儿,男女发病相等.多于出生后不久即表现肌张力低下,肌无力以四肢近端肌群受累为主,躯干肌亦无力.患儿吸吮及吞咽力弱,哭声低微,呼吸浅,可出现胸廓反常活动.翻身及抬头困难.腱反射消失.触诊可发现四肢肌萎缩,但常被皮下脂肪掩盖.眼球运动正常.括约肌功能正常.可见舌肌萎缩和束颤.10%病例可有关节畸形或挛缩.本型预后差.约95%死于出生后18个月.


2、SMA-Ⅱ型 发病较SMA-Ⅰ型稍迟,通常于1岁内起病,极少于1~2岁起病.发病率与SMA-Ⅰ型相似.婴儿早期生长正常,但6个月以后运动发育迟缓,虽然能坐,但独站及行走均未达到正常水平.1/3以上患儿不能行走.20%~40%患儿10岁以前仍具行走能力.多数病例表现严重肢体近端肌无力,下肢重于上肢,而呼吸肌、吞咽肌一般不受累.有1/3病例面肌受累.50%以上病例可见舌肌及其他肌肉纤颤.腱反射减弱或消失.本型具有相对良性的病程,多数可活到儿童期,个别活到成年.


3、SMA-Ⅲ型 又称Kugelberg-Welander病.一般于幼儿期至青春期起病,而多数于5岁前起病.起病隐袭,表现为进行性肢体近端肌无力和萎缩.早期大腿及髋部肌无力较显著,以致病孩行走呈鸭步,登梯困难,逐渐累及肩胛带及上肢肌群.脑神经支配的肌群通常未受累及,但可出现面肌、软腭肌无力.眼外肌正常.约1/4病例伴发腓肠肌假性肥大,此几乎均见于男性患者.半数患者早期可见肌束颤动.弓形足亦可见到.腱反射减弱或消失.感觉正常.本型预后良好,尤其是女性患者.生存期通常能达到成年,许多患者能有正常寿命.表现较严重病例往往为男性患者.本型血清CPK可有不同程度增高.EMG除呈神经源性改变外尚可与肌源性损害混杂存在,因此须注意与肌营养不良症鉴别.


4、SMA-Ⅳ型 统称成年型SMA.发病年龄为15~60岁,多见于35岁左右.起病和进展均较隐袭,但亦有呈进行性加重或相对静止的病例报道.本型预后相对良好,行走能力常可保持终生.发病率小于0.5/10万.本型中约1/3病例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表现为近端肌无力,进展速度稍快,约5年后丧失跑步能力.尚有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类型,则一般表现更加良性病程.另一种类型为X-连锁隐性遗传,又称脊髓脑干型SMA(Kennedy病),其发病年龄不等,但常于40岁前发病.早期表现痛性肌痉挛,可先于肌无力前数年出现.近端肌无力常从下肢开始,逐渐波及肩胛带肌、面肌及延髓支配诸肌.下面肌及舌肌可见束颤.数年后可出现吞咽困难及呐吃.约50%病例合并一些内分泌功能障碍,表现男性乳房女性化及原发性睾丸病变.

相关疾病
脊髓病变脊髓空洞症脊髓损伤脑萎缩脑膜炎帕金森中风面瘫脑瘫癫痫